《东方早报》:余秋雨昨日做客东方早报“文化讲堂” 分析中华文明的优缺点

《东方早报》 2007-12-22 头版

发布时间:2007-12-25作者:访问量:7

余秋雨分析中华文明之优缺点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昨天,文化学者余秋雨做客东方早报“文化讲堂”,以《文化传播新通路》为题,在上海音乐厅做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讲座,余秋雨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并站在俯瞰整个人类文明的视点,审视了中华文明的优势和不足。整个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几百名观众冒雨赶来,自始至终报之以掌声和笑声。                  早报记者 潘妤

横向比较观看中国文化:

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古文明

    在谈到什么是中国文化时,余秋雨认为并非是人们惯常思维谈到的“地大物博”、“辉煌的古文明”这样的表述,因为世界上有着远比我们古老的文明,也有很多疆域广阔的大国,很多国家甚至没有我们面临的能源危机,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描述更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共性。在余秋雨看来,中国文化最独特的特点是,在所有人类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古文明。

    在解释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和消亡的原因时,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三个不喜欢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构成中国文化特点的关键。

    其一是“不喜欢远征”。中国文化是个纯粹的农耕文明,对远方的土地不感兴趣,这和世界上的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多少带有侵略性不同。即使是带有文化标志性的长城,也只是一个防守型的工事。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更是从未出现过要征服世界的话语。余秋雨还以利玛窦作为一个欧洲人视角总结的“中国皇帝非常满意自己的一切,没有远征企图”,批驳了很多西方世界的“中国威胁论”。

    其二是“不喜欢极端”。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经典是周易的“阴阳互补”,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弹性哲学,也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合适点和恰当点。在人类历史上,极端主义不仅会破坏别种文明,对自身的损害也很大。而中华文化不喜欢极端,也就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延续至今。其三是“不喜欢失控”。“中国人不知道没有秩序是怎么样的,只是总想着用新秩序代替旧秩序。”由于秩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结构,中国用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实现了社会有序而不失控的状态。

用宏观视角审视中华文明:

弊病就是“不在乎”

    虽然中华文明是值得骄傲的优秀文明,但余秋雨站在西方文明的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了我们自身文明的不足,并将之概括为三个“不在乎”。

    首先,中华文化不在乎公共空间。余秋雨说,自古中华文化倡导“忠孝两全”,注重朝廷和家庭,但对于两者之外广阔的公共空间,一直以来却都比较陌生。余秋雨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说,北京的司机都很爱侃,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有道义感,甚至会不满美国打伊拉克;但是就在聊天的时候,他们会朝窗外吐痰,会不给救护车让道,甚至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但其实,他们也许都是很好的人,只是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对公共空间的关注,也因此推及到了个人。”

    在阐述公共空间的问题时,余秋雨还为很多人讨论自己“该不该上电视”做了一番“自辩”:“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我的影响很深,他曾经说过,所谓知识分子,就是勇于在公共空间运用理性。”余秋雨说,知识分子不应该钻在牛角尖里,一个学者埋头40年研究一本小说里的丫头固然也可以,但更多应该要用自己的智慧为社会制定一定的规范。所以,从这点上说,“文化传播天经地义,文化不传播就不叫文化。”

    其次,中华文化不在乎实证。“一直以来,我们只讲忠和奸、善和恶、贵和贱、对和错,但是却从来不讲真和假,而且缺少证伪机制。余秋雨对现在很多话语空间过于虚假感到忧虑,不管是媒体报道还是地方宣传,都是极尽吹嘘之能事,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缺陷之一。

    再次,中国文化不在乎创新精神。祖父崇拜也好,传统崇拜也好,中国人往往喜欢对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人甚至各个领域的专家,采取“无争议”的态度,对原有的规范缺乏挑战和创新精神。在谈及创新精神同时,余秋雨也对当下“国学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我很喜欢国学,但是,国学再好,毕竟也是在和别的语言没有交流的状况下产生的独自话语,我们可以继承、保护、延续,但是不需要过度盲目的崇拜。”

(责编/雨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