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以戏剧课程为抓手 虹口构建青少年美育的高地、阵地、基地

文汇报 2019-9-1

发布时间:2019-09-02作者:访问量:873

    

    这个暑假,虹口区一群热爱戏剧表演的学生过得十分充实——他们在专业话剧演员的指导下,紧锣密鼓地排练话剧《笔墨丹心》,用学生们的青春演绎讲述年轻烈士冯铿的故事。

  学生表演戏剧,在虹口区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区充分利用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和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积极推进“彩虹计划——人文涵养”工程。其中,“戏剧进校园”项目已先后推出《东方之舟》《赤子之心》《黎明之前》等原创高中生话剧。文教结合学生版话剧《鲁迅在上海》《青春之歌》等红色戏剧还作为2015年至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公演20场,学生观演两万余人次。

  上海校园戏剧教育与应用中心主任张生泉教授说:“把戏剧课程建设与党的全面育人方针有机结合,与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载体有趣结合,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有心结合,这种创新理念不仅在上海,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开学第一课:力推学生成长的体验性平台


  旗袍长褂、黄包车、永安里、塘沽路……原创历史舞台剧《黎明之前》的排练、上演,将年轻的虹口学子带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作为虹口区“戏剧进校园”项目推出的第三部力作,该剧生动再现了周恩来、宋庆龄、史量才、茅盾等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演绎这些角色的,是来自虹口区十所高中的45名学生。

  2019年暑假,《笔墨丹心》的创排也是虹口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艺术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爱国、爱虹口的情怀,是美育和德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左联纪念馆也即将整修完成重新开馆。《笔墨丹心》让学生体验感悟当时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操,加深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除了演职人员之外,虹口区十一所高中的高一至高三学生踊跃参与“戏剧进校园”项目的综合实践课程与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戏剧选修课程、“学生演员培训班”“虹口区高中生戏剧冬令营、夏令营”“走进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走进犹太难民纪念馆”“虹口爱国主义基地定向走访”“儿童剧、话剧、甬剧、诗歌朗诵会”“观看《东方之舟》《赤子之心》《黎明之前》《鲁迅在上海》《青春之歌》公演”“剧本创作小组”采风活动、“跟着国旗看上海”研学活动等。

  虹口教育始终坚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剧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区高中生们的“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也成为拓展高中生美育课程丰富性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由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与辅导的戏剧、朗诵、故事等项目在全国、市级各项比赛中获得23个奖项。全区高中学校推动高一年级将原有的美术、音乐课进行整合,形成“大艺术”课程,重新确立戏剧拓展课程的学习菜单,从而释放出一定课时,让学生在艺术教师和专业人士的双重指导下更好地投入作品创作、排演、实践。

  在此程中,虹口区各高中学校始终坚持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并作为美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探索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内生动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戏剧课程让学生获得自信,提高了自我认知水平。北虹高级中学2012级学生邓逸萍谈及参加戏剧学习的体会时说:“我学着如何伸展身体、解放思想、表达情感。从一个沉默无言的女孩,变成一个擅于表现、表达自己的勇者。除了表演的长进,更多的却是明白了为人处世道理:谦逊有礼、换位思考……”

  戏剧课程让学生看到潜能,为有抱负的同学开启了一扇艺术大门。马云骁同学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主持专业;刘天力同学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最佳男主角”,目前在海外电影导演专业学习;吴佳玥同学在英国学习舞台美术;关尔立同学在澳大利亚进修戏剧教育专业……更多有志于献身艺术的学生崭露头角,成为文教结合工程的强大后备军。

  搞教研、育师资,鉴于目前学校无戏剧专职教师、区内无戏剧教学交流的现状,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率先在全市建立区域戏剧教研组,加强戏剧教育的统筹力度和规范标度。教研组通过专家授课、集体备课、难题解疑、公开教学等形式,指导教师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如,教研组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资深台词教员、著名演员、配音演员李传缨老师以经典剧目《赵氏孤儿》片段为内容,带领教研组里的老师们逐句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

  今年5月,虹口区戏剧教研组的老师们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聆听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虹口“戏剧工作坊”系列讲座的第三讲《怎样为孩子们创作儿童短剧》。主讲人、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杜邨凭借自己多年经验,从什么是戏剧、戏剧动作三要素、戏剧创作中规定情境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与老师们畅谈了怎样创作戏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戏剧教研组成立后,出版了戏剧教材《新时代美育精品课程系列·中小学戏剧教程(高中学段)》,这为高中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为此书作序并指出,在普及戏剧教育的起步阶段,首先抓住教程建设这个牛鼻子,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蒋东坦言,眼下虹口区的艺术教师队伍中,专攻合唱、舞蹈等单一方向的专业教师不少,但“全能型”艺术教师的缺口比较大。“我们希望通过戏剧教育的推广,带动更多艺术教师成为全能型人才。”


    红色文化情:构建文教结合的区域文化生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确实,“全社会关心支持”是教育趋势,引领性的教育呼唤,实践性的教育证明。

  虹口区有以“中共四大会址”“鲁迅故居”“犹太难民区”等为代表的有革命意义、历史意义和改革开放时代意义资源的单位,使得虹口区的育人资源得以打破校内外资源使用和配置上的壁垒,合作开设红色“场馆课程”。因而,发展以红色文化为内容的戏剧课程,虹口区有其天然优势。

  此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团和高校与虹口区携手,开展剧目打造、教师培训以及大型活动策划等合作,初步达到课程建设有师资、活动开展有剧目、学生受益有层次的效果。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便提出了戏剧教育的理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戏剧的普及和推广。2018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达成共建,以教育戏剧为方法,以体验为核心,推进“戏剧进校园”项目,并积极调动学生的舞台创造力、表演排练法。

  话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田水曾到现场观看学生们排练《青春之歌》,场景令她十分动容。田水说:“去年9月,我观看了《青春之歌》,当学生演员林道静说:‘我叫林道静,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我热泪盈眶,戏剧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表示,今年的《笔墨丹心》讲述的是年轻烈士冯铿的故事。虹口区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同学们在这个夏天排演这部戏会很有意义,希望大家把自己置身于人物之中,让红色文化能得以传承,希望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戏剧表演的乐趣。”

  去年初,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袂打造了学生版话剧《青春之歌》。剧组挑选了20名虹口区高中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戏剧排演。在研读原著、把握人物精髓的基础上,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导师对零基础学生的“声、台、形、表”进行全方位培训。学生版话剧《青春之歌》正式向全区2000多名学生进行汇报演出。

  此外,虹口区以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为原则,组织青少年走出校园,用自身体验、看国家变化、享动感教育,将艺术教育转化为学生们能学、想学、乐学的自觉活动,提升他们自我教育新境界。同时,“戏剧进校园”成果应用促进了“大艺术”、甚至“大德育”课程的形成,为学校拓展课的建设、为基层育人的学习菜单,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证明,德育美育融合的高中艺术课程改革,不仅能提升师生们的艺术素养,也能有效增强师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同频共振。“让舞台承载梦想,让精神植入美育”被评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虹口教育继往开来,发挥优势,凝心聚力,依托区委、区政府的“彩虹计划”项目,通过“六育人”途径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体目标,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用戏剧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虹口教育始终认为高中戏剧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一部分,它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戏剧人才,而是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阶段推进戏剧课程建设,应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充分发挥戏剧的育人功能,也要积极利用教育戏剧手法来提升教学的效益,应当涵盖戏剧教育和教育戏剧两个方面。

  看到了戏剧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虹口区建设“戏剧五个一”课程体系——“选修一门戏剧课程、学会一项戏剧技能、观摩一场戏剧表演、参与一次戏剧排练、推出一部学生新戏”,为提升高中生素养奠定基础。

  北虹高级中学将“戏剧课程”界定为以戏剧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包括戏剧表演课程、戏剧活动课程和教育戏剧三种形式。其中教育戏剧主要是指将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探索其在语文、外语、政治等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此丰富教育手段。

  高中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包括性心理在内的各种心理素养也在成长和成熟中。戏剧的体验可印证和驾驭他们对“艺术小舞台、人生大舞台”等抽象哲理认知,使之对大与小、真与假等关系不再陷入迷茫中;戏剧的体验可释放和提升他们对性心理的好奇和满足,使之对异性、同性等关系不再陷入懵懂中;戏剧的体验可实习和预演他们对职业愿景的期待和惊喜,使之对职场角色的感受更真切、向往更迫切。

  2015级五班步静同学说:“人生藏于戏,戏映射大千。一颦一笑皆生趣,一举一动皆风雅。在戏剧课堂的浸润里,赋人物以稚嫩却虔诚的敬仰,得以身体力行地感悟并认同戏中无可言传的价值和精神。与戏剧交集的年月永远生意盎然,魂灵的追索由此地起始,高雅的情操唯此处萌生,宏阔的视线于此间拓开,投向热爱美学、艺术与生活的更远方。”

  澄衷高级中学原高三学生高瑞杰是“戏剧进校园”项目的忠实拥趸,他先后在《赤子之心》《鲁迅在上海》《黎明之前》三部大戏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地道的虹口人,他坦言以前对地域历史并不熟悉。在参与“戏剧夏令营”时,剧组组织学生演员开展红色定向走访,前往塘沽路中共秘密电台、霍山路85号远东反战大会旧址、永安里周恩来旧居等虹口区革命遗址,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前辈的爱国情怀。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出生的地方有那么多值得了解和传承的红色记忆。”高瑞杰因主演《黎明之前》《鲁迅在上海》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