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记不忘来时路 使命牢记追梦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9-08-30作者:访问量:1139

初心永记不忘来时路 使命牢记追梦新征程

——2019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信阳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与进一步推动上海戏剧学院与河南省信阳市的文化战略合作,密切双方文化交流与互动往来,以专业培训和艺术实践为抓手,以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初心。2019820日—24日,上海戏剧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与团委组织了20位来自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师生代表奔赴河南信阳开展了为期5天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是继2018年“行走的课堂”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后的第二次信阳行,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落地信阳后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随队出行的领导与教师有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麟,副书记尹悦蓉与舞蹈表演系主任庄丽,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副书记亓季松与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石灵,党委学生工作部薛嘉。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豫见申城情似海 校地合作促发展


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等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5天的时间内实践团师生们紧密结合本次主题“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参访学习信阳当地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为创作采风与调研及考察国情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如参观城阳城遗址博物馆、信阳书画院、光山花鼓戏传承中心等;为当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与演出,如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开讲《舞蹈创作中的动作构筑及语言创生问题与对策》以及舞蹈工作坊《中国古典舞身韵》与《舞蹈工作的构筑》,在信阳市图书馆报告厅开讲《创新思维与文化创意》,在信阳市群众艺术馆开设音乐表演工作坊《感受弹唱的美》等;参观红色革命旧址与纪念馆,开展“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教育,如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王大湾会议革命旧址、邓颖超故居、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重走红军小道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思政课与文化课,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当地志愿服务等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传承民族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青春力量


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信阳楚国故都城阳城遗址博物馆,这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馆,于2010516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开工奠基。城阳城保护区内现有大小楚墓100多座,现已发掘的有8座楚墓,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多件。其中1957年发掘的1号墓震惊全国,出土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用其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回响太空。博物馆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第一家以楚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公众可通过参观博物馆从经济、军事、艺术、信仰等多维度了解两千多年前楚国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实践团师生认真参观仔细聆听了现场讲解员生动而丰富的历史讲说和相关故事后,一同领略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赞叹不已,“文化自信”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一)


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二)


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第二天一早,上戏实践团师生首先来到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鄂豫皖地区是革命的摇篮,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根据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主阵地。鄂豫皖人民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铸就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作为全面展示鄂豫皖地区革命历史的综合性场馆,是党员发展学习的首选教育基地。师生们听着讲解员深入浅出带着灼灼真情的讲解,从中了解到革命先烈英勇的事迹,学习着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受着先烈们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受教育。师生们不但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更表示将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真正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用心尽心。


乘坐京汉铁路小火车


此后,实践团师生一行乘上了京汉铁路小火车,一边领略了车窗外信阳市的青山绿水,一边听着讲解员有关京汉铁路的历史变革,感慨良多。


信阳书画院集体诵读《弟子规》


当天最后的行程是来到了信阳书画院,这里有着别具一格的建筑群,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园林建筑的特色与文化。通过参观其中展出的书画展览、根雕与陶瓷艺术展、汉服文化馆等,感受到了信阳书画院想要为国内外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打造一个充分展示与文化艺术交流平台的初心与目标。其中令师生印象最深的是现场集体诵读《弟子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都受到了它的熏陶,汲取着它的文化涵养,它就像跟随一生的“老师”指导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成为了中国人精神底色与文化内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艺术之梦行教育之道 以志愿服务谋文化之兴


822日第三天的活动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分成了两个队伍,一个队伍以教师带着小部分学生组成了当地文化艺术服务实践队,受到了来自信阳当地相关部门与群众的热情欢迎。


由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麟老师与舞蹈表演系主任庄丽老师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讲座与工作坊,上午张麟老师做了《舞蹈创作中的动作构筑及语言创生问题与对策》的讲座,深入浅出地为信阳当地舞蹈团与舞蹈专业老师讲述了舞蹈的构成、空间的结构、舞蹈肢体发展的可能性等重要理论焦点与问题,下午开展了《舞蹈工作的构筑》的工作坊,得到了在场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庄丽老师同样开展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舞蹈工作坊,现场前来参加学习的学员将不大的练功房围得水泄不通,连庄老师演示的空间都几乎被挤满了,庄丽老师从中国古典舞身韵提和沉的发力方式,再到古典舞的几个手位和手型,双晃手组合等进行了训练,学员们受益颇多。


由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副书记亓季松老师赴信阳市图书馆报告厅为当地文艺从业人员与文艺爱好者们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思维与文化创意》的讲座,亓老师通过现场互动、做智力题等方式对创新与创意的核心本质与关联性进行剖析,通过对生活与文化艺术中具体案例的分析与比较,深入解码创新思维与文化创意的基本特征、价值意义与运用方法,硕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即使讲座超时仍然没有减少听众的兴趣,让听众直呼过瘾。


由继续教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石灵老师赴信阳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感受弹唱的美》音乐表演工作坊,前来参与学习的信阳群众艺术馆合唱团成员在音乐表演的师生的教学互动下感受到了来自演唱与演奏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工作坊现场石灵老师讲述了即兴伴奏中和弦的配置,简易的曲式分析等专业知识,也带领专业学生进行了互动弹唱,工作坊的开展为此次上戏师生走进信阳,增添了更多育人育德的意义。


张麟老师工作坊现场


庄丽老师工作坊现场


亓季松老师讲座现场


石灵老师工作坊现场


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同时,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建国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温革命之路,感受红色之光。另一部分师生组成了参访交流实践队,一行人上午以“重走革命老区,领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初心来到了位于信阳光山县砖桥镇的刘邓大军王大湾会议旧址纪念馆、邓颖超祖居等进行参观与学习。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不易,全方位地了解了邓颖超同志光辉的一生和邓家的历史,同时也欣赏到祖居古朴典雅的清代徽派建筑艺术风格。


长征策源地——光山县


薛嘉老师与学生一同参观邓颖超祖居


非遗艺术永流传 青山绿水新农村


下午,师生们一行来到了光山县花鼓戏传承中心,进行艺术观摩与交流。光山县花鼓戏艺术家们为我们表演了传统经典花鼓戏片段《夫妻观灯》和《顶椅》。作品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同时也讴歌新风新貌、新变化,凸显了信阳本土文化的地域特色。在了解了光山花鼓戏传承中心对花鼓戏的传承与研究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让在场的师生由衷地感受到了对稀有剧种的活态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稀有剧种的独特魅力,积极推动稀有剧种健康发展的迫切性,希望通过更多的人来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脉。看完精彩的演出后,上戏实践团的同学们也交流了自己的专业,展现了独特的舞姿,也交流了自己的直观感受与体会。


经典花鼓戏片段《夫妻观灯》


与花鼓戏艺术家们交流


当天最后的活动是参访信阳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平桥区,古朴的街道,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建设令在场的师生无不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与发展的潜力,通过乡村振兴看到了文旅融合的可能性与无限潜力。令实践团师生感到惊喜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老师一下飞机便欣然赶赴到信阳平桥区与实践团师生们汇合,一同参观了平桥区的新农村建设。



红色历史千古传颂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第四天上午,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在院长黄昌勇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何家冲这片英雄的土地,穿上红军服,带上红军帽,背上红军包,一路走一路看,拂去历史留下的沧桑,拂去岁月厚厚的封尘,仿佛看得见那烽火连天的画卷,中国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追寻红色信仰的坚贞,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铮铮誓言!何家冲,是万里长征的起点,是红色信阳的标志。在这里,上戏人找到了红二十五军的军魂;在这里,上戏人找到了梦想的依托;在这里,上戏人寻得了真正的初心。




“红色历史千古传颂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何家冲长征出发集合地遗址包括银杏树和红军碾等遗迹。高大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银杏树现位于何家冲村头,19341116日,红二十五军近三千名将士聚集在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宣誓长征。站在树下,微风袭来,抬头仰望,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令人联想翩翩。是怎样的理想信念,让红二十五军这三千名将士从此走上了漫漫长征路,我们追寻初心,再走长征之路,踏寻革命先辈足迹,重温他们在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致敬那一段伟大的征程。


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革命老区信阳,就是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了追寻初心坚守信仰,为了熏陶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更为了增强党性锤炼心志牢记使命。在红色军旗迎风飘扬中,穿着统一整齐红军服的上戏人,在院长黄昌勇老师的亲自带领下,显然成了“长征起点”何家冲红军小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铁索桥,奋勇拼搏,以青春的名义,以新青年的风采,逐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



七十载峥嵘岁月与国同梦  新时代新征程与国同行  


当夜幕降临,何家冲政治文化广场上依旧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这里,由信阳市人民政府、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信阳市纪委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学工部、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罗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新时代的长征路”专场文艺晚会正在火热上演,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谢天学,信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蕾,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冬梅等出席晚会。


专场文艺晚会上,来自于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和信阳市文化旅游系统的文艺工作者们合作为革命老区何家冲的乡亲父老们带去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精彩纷呈的综合性文艺演出。现场的节目从舞蹈到歌曲再到传统戏曲,每一个作品都倾注了创作者与表演者的热情与专注,台上演的精彩,台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实践团中来自于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的8位同学为本次文艺晚会带来了精心排演的女子四人舞《吉祥》、男子独舞《渡生》、女子群舞《采薇》、男子四人舞《英魂》和女子独舞《红蜻蜓》,精湛的舞技,优美的舞姿、用心的演艺,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真挚地欢呼。;来自继续教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5位学生与专业教师石灵带来了3首由该专业负责人张重远老师领衔师生新编经典歌曲:男女对唱《红旗飘飘》、吉他弹唱《渔光曲》、合唱《同一首歌》,优美而现代的旋律打破了传统经典歌曲的固有节奏,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们独特的嗓音与生动的演唱,老师用心的演奏与纯熟的技巧,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与掌声。



《吉祥》体现了蒙古人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节奏明快,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渡生》体现了苍穹里得半生净土,愿众生皆普度,偌大天地却是为求而不得,渡洲归鹤,未使尘埃染风华,如何,如何,舍我渡前生浮屠,化得今世无忧。



《采薇》舞蹈大有汉唐乐舞的“翘袖折腰”的舞姿形象之优美。该剧的舞蹈运用了春秋战国时候的舞蹈元素,根据当今现代人的审美特质进行融合,富有古代韵味也具有时代感。舞蹈的设计上也是对春秋战国舞蹈进行改良,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古典韵味又赋予了新的创意。



《英魂》你们,守家卫国,奋勇当先,用脊梁和血肉撑起那方天地。你们,铁骨铮铮,不屈不挠,用胸膛和臂膀守护家人亲朋。你们,不畏艰辛,不忘使命,用平凡和质朴书写信念与精神的荣光……犹如心中红星闪烁,生生不息……



《红蜻蜓》滇南彝族的的烟盒舞,用独特的舞蹈语汇表现出生动蜻蜓形象,展现出彝族舞的独特魅力。


男女对唱《红旗飘飘》


吉他弹唱《渔光曲》


合唱《同一首歌》



当天的文艺晚会顺利而圆满,精彩而成功。整台晚会编排紧凑,主题鲜明,紧紧围绕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旨在进一步促进上海戏剧学院与信阳市校地的文化交流,丰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让上海戏剧学院师生与广大人民群众老区的父老乡亲能够“共同重温红色历史,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回望过去的峥嵘岁月,我们倍感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此次2019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信阳之行是继2018年“行走的课堂”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与升华,可谓是一次完满的行程,也是收获的行程,更是走向新时代的新行程,更是一次难得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寻初心,再出发,上戏人一直在路上!


文字:舞蹈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师生

责编:亓季松 薛嘉

编辑:方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