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73809>[喜迎十七大专稿]继往开来话上戏(刘明厚)</font>

发布时间:2007-10-05作者:访问量:18

    编者按:话剧百年的历史,翻卷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新社会、发展新文化的无数动人故事和感人事迹。刘明厚教授的这篇文章,回顾了我校的光辉历史,从育人使命出发,论述了如何把纪念话剧百年的活动与迎接新挑战、创造新贡献结合起来。这对于我们以实际行动喜迎十七大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我作为上海戏剧理论批评界的代表于今年4月6日至10日到北京参加百年纪念活动之一的理论研讨会,并观摩了数部话剧演出。我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主旋律戏剧刍议》的发言,我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主旋律作品的理解过于狭窄。只要是真实、深刻地记录、反映、再现社会历史变迁,或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善恶进行评判、思考,深刻表达对人性关注的戏剧作品,都称得上是主旋律戏剧。翻开中国话剧百年舞台的历史画卷,被称为中国话剧中流砥柱的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他们那些脍炙人口的戏剧创作都可以说是优秀的主旋律作品。这些主旋律作品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更为深刻,对人类的良知与道德坚守不移。
    研讨百年中国话剧的同时,我们该如何以我们的执著与热情,迎接接踵而来的话剧新世纪?
    作为话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上海戏剧学院的历史是与中国话剧的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上戏的创办人以及当年的教授诸如熊佛西、朱端均、顾重彝、李健吾等都是名载中国话剧史册的杰出人物,是他们奠定了戏剧教育的坚实基石,为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具有62年历史的上海戏剧学院正是在这些前辈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发展壮大的。面对过去、今天与未来,我们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重任。关于上戏今后的进程、发展与步骤,这是院级领导者的决策,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个上戏人的思考。
    当今,在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和谐国家的特殊时期,创新能力已经是任何一所高校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词汇。高校的三大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作为一名教授,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既求真务实,又开拓创新,这也是“和谐”的题中之义。
艺术院校的科研活动与创作实践不同于其他高校,有其特殊性,有些时候它像理工科大学的实验室一样需要一个同心协力的团队共同创作,比如,排戏、演戏或大的科研项目就是如此;有时候它又需要将教师分解成“原子”状态,在学术科研上如基础性研究上,或者在艺术创作(编剧、绘画、编舞等方面)上脚踏实地的个别进行。集体与个人,团队精神与个人奋斗,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艺术院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我看来,一个学校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是硬件,而是一群卓有成就的学者和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才是重要的体现。近几年来,我校在科研上的拓展是有目共睹的,最典型的是虚拟戏剧实验室,它将表演艺术与电脑科技结合在一起,大大节约了演出成本,特别是对大型的节庆广场演出活动,意义更大,不少外省市已经慕名而来。这一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科研项目的大胆提出、确立与成功实施,为上戏师生开拓创新思路作了表率。
    上戏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水平和阶段,今天的上戏人活动的前提往往也就是昨天的上戏人活动的后果,而今天的上戏人活动的后果则会成为明天的上戏人活动的前提。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对待自己肩上的责任,将决定我们的后继者还是否承受得起降临在他们头上的挑战。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上海戏剧学院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因为她是中国艺术人才培养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校之一。在这嘈杂纷乱的物质世界,想要保持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学术崇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坚守与清醒,有了坚守的执著,才会有崇高的可能;有了清醒的头脑,才不致堕入庸俗的泥沼。
    中国话剧迎来了新纪元,它对于中国戏剧艺术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这是我们行动的动力,那期望的眼眸正和我们互动着,激励我们不倦地前行。(编辑:白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