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首届戏曲导演本科班毕业生勇于探索 为京剧加上“年轻个性”

发布时间:2010-12-09作者:访问量:424

    京剧《培尔•金特》、《墙头马上》这几天正在上海戏剧学院演出,一群20多岁的主创人员在易卜生和白朴的原著中间,悄然注入了年轻个性,上演了诗话般的“青春版”京剧。
上戏首届戏曲导演本科班毕业生正用自己的探索,实践他们吸引当代观众的想法。
虽然没有做前期宣传,但是这几天戏导班在上戏的演出,还是吸引了不少观众。刚刚结束了在北京的汇报演出,主创人员又一次站在了母校熟悉的舞台上。“我们几个戏的剧组,从编剧、演员、导演到音乐、舞美、灯光,都是学生。”戏导班的段琛说,平均年龄20出头的一群“小字辈”,已经习惯了站上大舞台。“在校期间,我们就已经尝试自己编导演。”戏导班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共创作各类小品及片断约130个,话剧片断、戏曲片断近30个,校外演出30余场。
在戏导班毕业前夕,同学们合作创作了三台毕业剧目:京剧《培尔•金特》、《墙头马上》、《清风亭》,并排演了京昆合演《白蛇传》。戏导班的16名“准导演”带上这四台大戏,不仅前往北京举行汇报演出,还进行了京沪两地的高校巡演。巡演期间,有2100个席位的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上座率为81%,观众中90%为在校大学生。充满“年轻个性”的传统戏曲,在北京的大学生中找到了知音,甚至形成了场场不落,演到哪追到哪的“追星族”。《中国戏剧》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赓续华评价说:“看了戏导班同学的演出,深深感受到有一种青春的东西洋溢在剧场里,使我们感到京剧变年轻了,自己也变年轻了。”中国文联研究室副主任李春熹则说,巡演的剧目体现出年轻人敢于探求、勇于创新的精神。
“继承传统又发扬创新,我们正在走一条实验性的道路,为的是培养新一代青年的戏曲观众。”戏导班吴佳斯告诉记者,所谓“青春版”老戏,不仅仅是俊美的演员、华美的服饰,更重要的是找到观众的需要,让年轻人成为传统戏曲的“粉丝”。《墙头马上》的两个主角,泼辣的千金、痴情的儒生,不仅在“幽会”一场中闹了个“现代笑话”,还穿插了许多现代舞蹈元素;剧中反串的乳娘,还说起了四川方言,借鉴了川剧的夸张表演。《培尔•金特》则在京剧唱腔与音乐中加入了《培尔•金特组曲》的旋律。尽管也听到对作品的批评之声,戏导班的小将们表示,将继续进行民族戏曲审美与青年观众求新求异需求相结合的探索。
(摘自2006年6月26日《文汇报》,作者王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