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戏曲学院四专业联合原创毕业剧目《卫夫人》成功上演

发布时间:2021-03-29作者:访问量:1679

    3月26日晚,戏曲学院四专业联合原创毕业剧目《卫夫人》在上戏实验剧院成功上演。这场集传统与时尚为一体,充分展示戏曲学院教学创新形式的舞台呈现离不开戏曲学院四专业师生多日来的艰辛付出与努力。当晚校党委副书记胡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银娥,副院长唐立兔,副院长杨扬,总会计师张佳春及戏曲学院院长李佩泓、副院长金喜全、副书记亓季松与来自校内外社会各界关心上戏戏曲学院发展的专家学者和戏迷们一同观摩了本次精彩演出。


图片


        作为原创毕业剧目,《卫夫人》是一次新的舞台尝试,该剧有别于以往传统大戏,作为新编历史戏,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巧妙融入在戏曲创作中,让观众朋友们在浓郁的戏韵墨香中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


图片


    该剧主题鲜明,有着鲜明的教育意义,戏中王羲之回忆当年如何随卫夫人学艺,勤学苦练,终成“书圣”的励志故事。一出《卫夫人》,“书圣”往事如同历史画卷展开,将卫夫人为人师表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剧中穿插了四次王羲之年少学艺的画面,春夏秋冬四个场景的转换构成了王羲之得卫夫人亲传,随卫夫人学艺的故事主线。剧中着重刻画了卫夫人对少年王羲之的因材施教与尊尊教诲,也描绘了王羲之尊师重道,不忘师恩的求学之道。


图片


    当晚的学生演员一上场,观众们就如同走进了一幅水墨飘逸的书法作品,在美妙浑圆的意境世界中,感受着京剧艺术带给人们的视听享受。开场一曲优美的古琴声,瞬间将观众带入到了东晋时期。


图片


    该剧用饱含深情的程腔程韵来塑造卫夫人(卫烁)这一人物形象,摆脱了以往程腔悲鸣的演唱模式,运用了优美的长短句,零散不规则的段落式唱腔,徐缓时犹如清泉石上,言不尽意;急促时犹如丝断弦裂,铿锵有力……结尾处的唱词尤为感人:“小羲之出蓝胜蓝,终将成大器,璀璨星光,生生不息,莲子渐成,荷花老,泪眼望,书法银河的启明星,冉冉升起……”戏中的一板一眼,一字一腔透露出卫夫人对学生王羲之的悉心栽培和殷勤期望。


图片

图片


    此外,该剧还大胆采用改良创新的水袖表演技法以及舞蹈身段的融入。该剧打破了艺术门类的束缚,转场多次穿插舞蹈动作,将书法和舞蹈这组“姐妹艺术”自然融入到戏曲艺术中。将书法的运笔手法巧妙地与舞蹈动作自然糅合在了戏曲身段中,提高了剧目的舞台观演性。该剧试图以戏曲融其它艺术的跨界创新营造出立体表演场域,尝试打造新的程式组合,探索守正创新的新模式,使观众领略到东晋时期那一段难忘动人的师生情缘,一代书法大家拜师学艺的成长历程。该剧由李崇林先生担任编剧,所创剧本有着很强的文学性与文化性,唱词和念白清新脱俗,朗朗上口,其中不乏闪耀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剧本中所显现的文化元素与戏曲表达可谓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舞美也让人眼前一亮,舞台上不再是传统定义下的一桌二椅,反而运用了话剧的元素,给观众带来了戏曲新体验,同时引人深思。


图片


    据悉,上戏戏曲学院在教学与创作上始终走在全国高校戏曲教育的前列,既看重于传承,又着眼于创新,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寻戏曲教育自身规律,努力为社会培育出优秀的戏曲人才。此次成功上演的原创毕业剧目《卫夫人》,作为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创作成果,很好的诠释了新时代教育教学中的新尝试以及作品创作中形式和内容之间的新融合。高等戏曲教育阵地,离不开名师名家,《卫夫人》的创排就是在戏曲学院诸多名师名家的付出与指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在校所学与所想,在即将离开上戏走入社会前留给自己与学校的一份厚礼。

        此次的演出只有一个小时,当晚的新编戏更像是春日里的一杯暖心咖啡,给前来观摩的朋友在忙碌的生活中增添了一份乐趣与美好心情。


图片


        此次上演的《卫夫人》集结了戏曲学院京表、戏导、戏音、作曲四专业毕业生倾情演出与创作,很好地体现出学生们优异的团队协作精神,展现了他们在专业上的艺术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此外,此次上演的《卫夫人》,也是继交响乐版京剧(程派)《穆桂英挂帅》后,戏曲学院推出的第二个“戏曲进校园”上戏原创定制剧目。


图片

图片


   《卫夫人》台上的成功上演离不开幕后所有人的努力与付出,感谢戏曲学院李佩泓、李莎、于翔、何群、齐欢、黄磊、李名扬、胡晓瑞等专业指导老师的辛勤与汗水,晚上加班加点指导学生排练,感谢外请的编舞戴正昆和赵佳老师的鼎力支持以及默默支持与付出的乐队、舞美、灯光、服化等老师。此次演出的成功上演为日后戏曲学院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打造上戏品牌原创剧目做好了准备。相信2017级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字:王琢珏

摄影:秦钟、王琢珏

排版:王琢珏

审核:王绚、亓季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