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铸造话剧新辉煌――上海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座谈会侧记

《文汇报》07年4月30日

发布时间:2007-04-30作者:访问量:376

    昨天上午,话剧界代表及文艺界人士百余人齐聚上海大剧院,参加“上海市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座谈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当前,上海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话剧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无穷动力。站在话剧新百年的开端,上海话剧人要抓住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繁荣发展。
   
百年话剧  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
   
    98岁的著名导演陈鲤庭在书面发言中说,回顾中国话剧百年历史,从新剧、文明戏、爱美剧到党领导的左翼话剧、进步话剧运动,可以看到从来就贯穿着反帝反封建、反黑暗的一根思想文化红线。时代和人民需要话剧,中国话剧艺术虽历经百年沧桑,却依然朝气勃发――依然是“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话剧在新的百年里,要关注社会、面向基层、反映民生,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派的话剧艺术精品,推动话剧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娱活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以《枯木逢春》、《激流勇进》、《年青的一代》、《陈毅市长》、《秦王李世民》、《中国梦》和《OK股票》等剧目为代表,形成了海派话剧的艺术特色,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话剧体系。在新的百年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要传承中国话剧精神,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展开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呈现,通过话剧的影响力,帮助人们信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与高贵同行  演员道路没有止境
   
    这些年,人们从《雍正皇朝》等电视剧中更加熟悉了著名演员焦晃。焦晃说:“有些观众以为我是北京的演员,我说我不是,我来自上海青话,出自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戏剧学院。”焦晃记得,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前辈们即给他们树立了这样的演员信念:演戏不是做做样子,装腔作势。演员道路是没有止境的,演员要创造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生命,揭示人物深刻的精神世界。演员的一生都需要以高标准的审美尺度来要求自己、难为自己。以这样的文化品格要求自己的创作,就是上海话剧舞台的主流传统。
   
    100年前,中国的第一部话剧《黑奴吁天录》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公演。100年后的今天,全国的话剧人又一起创作了话剧交响剧诗《吁天》,并将于5月3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演。该剧导演陈薪伊感慨地说,话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话剧要成为社会的镜子、战争的号角、现实的榜样。这便是话剧的力量,也是话剧人安身立命之根本。陈薪伊说,从现在开始,我的戏剧观将双轨运行:英雄主义、人性关怀。我们需要金钱,我们也需要文化。文化能让人高贵,让我们与高贵同行!
   
开拓创新  培育更多话剧新人
   
    剧作家宗福先说,当年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作组,他们都是生产第一线的青年工人,以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满腔的热情,创作了《于无声处》、《中国制造》等众多话剧作品。他希望,在话剧新百年里,还能从基层、从生产第一线寻找挖掘一些业余话剧作者,花力气培养他们,丰富话剧的创作队伍。
   
    作为话剧人的艺术摇篮,上海戏剧学院为百年话剧事业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戏剧学院常务副院长韩生说,学院今后的发展,将以大戏剧教育观为指导,探索话剧人才培养规律,努力培养一批批尖子人才。青话演员郝平表示不辜负老一代艺术家的希望,要把话剧的火种很好地延续下去。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总监蔡金萍表示,中福会儿艺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剧,让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剧场,享受戏剧。
   
   

本报记者  张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