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

《解放日报》 2007-04-30 07版:综合新闻 本报记者 端木复

发布时间:2007-04-30作者:访问量:422

上海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座谈会侧记 

  “话剧应反映时代的精神,体现人民的愿望和力量。”昨天,话剧《于无声处》的作者宗福先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这番话,赢得了在场老中青三代话剧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与时代同行

  刚排完京沪合作话剧交响诗剧《吁天》的陈薪伊导演说:“中国话剧从破胎而出的那一刻,就注定与祖国母亲血脉相通。从李叔同春柳社和上海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开始,演戏就是为了唤醒沉沉之睡狮。话剧净化心灵、鞭挞恶行,伴随着变革图新、自强独立的社会要求而被引入中国,始终与我们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从上海到重庆,从延安到桂林,中国话剧就是革命的号角,舒绣文、张瑞芳、白杨、秦怡是战火中诞生的话剧四大名旦,大导演陈鲤庭的一曲《屈原・雷电颂》更是震撼人心。”

  翻开百年话剧篇章,历史风云尽收眼底。话剧中心杨绍林指出,上海作为中国话剧的发源地和当代话剧的重镇,见证了中国话剧的成长历程,也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传统。中国话剧始终致力于观照现实、唤醒现实、改造现实。无论是田汉“写实的社会剧”,还是郭沫若“鉴时的历史剧”,都带着对现实之弊的强烈批判性和战斗性。新中国成立后,话剧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自觉承担起现实主义使命,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的优秀组成部分。

与人民同心

  著名话剧演员焦晃至今记得,一对恋人看了话剧《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后,在上海街头走了整整一夜,天亮了,他俩决定结婚。“我们在舞台上的热情投入,给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情感。”焦晃为此而自豪。青年演员郝平也谈起参加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时的盛况:演出《秀才与刽子手》时,只要一暗场,观众就鼓掌,很多观众站在最后一排看完戏。郝平说:“我向往这样的场景,我享受这样的快感,我留恋这种观众与演员的真诚互动与交流。”

  宗福先回忆道,自1978年创作《于无声处》开始,市工人文化宫的剧作家群体就接连排演了一批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的作品,像《血总是热的》《谁主沉浮》《民工兄弟》等,而且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剧作家。他指出,这一创作群体能够以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因为大家来自基层第一线,对群众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他期待上海能够创造条件,让更多创作群体出现,以可贵的社会责任和良知去为普通百姓写戏。        

走创新之路

  98岁高龄的陈鲤庭老人强调,一个事业光靠少数人不行,一部中国话剧史,从新剧、文明戏、爱美剧到党领导的左翼话剧和进步话剧运动,是无数人为之倾注心血的收获,是无数人用创新探索写就的。由于田汉、郭沫若、曹禺、夏衍等在话剧文学剧本方面的贡献,由于洪深、章泯、欧阳予倩等在话剧导演制度方面的贡献,由于金山、张瑞芳、顾而已、舒绣文等在话剧表演创造方面的贡献,中国话剧才会不断向前。作为“舶来品”的话剧,经过创造性转化,才成为民族的话剧,建构了遍布全国的话剧体系。

  上海戏剧学院韩生也说,从1932年洪深先生提议将新剧、文明戏命名为话剧以来,作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话剧就是以维新、创新、取新、用新为己任。焦菊隐在执导《茶馆》《虎符》等剧目时,将现代表演体系与传统戏曲程式结合起来,创建了话剧“中国学派”典范。黄佐临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写意戏剧观”,由他倡导创立的中国当代的、民族的、科学的演剧体系,为戏剧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创意丛生的今天,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开创中国话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