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叫激越,无论怎样的风云变幻,它总会破空而出、激荡耳鼓;有一种情感叫深沉,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它总会蓬勃生长,涌上心田。
5月4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一场名为《红色箴言》的诗歌朗诵会让人们再次听到这种声音,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朗诵会分为序幕、启蒙、真爱、曙光、放歌5个部分,摘选了近20篇为中国革命而壮烈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章、诗歌和信函,及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诗篇,昂扬的理想和深沉的爱是这些作品的主旋律。
大幕开启,李大钊走上舞台,黑暗的背景中响起他坚定而自信的声音:“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这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纪元》拉开了朗诵会的“启蒙”部分。接下来,在《黄河》钢琴曲的伴奏下,陈辉烈士的《为祖国而歌》和江上青烈士的《卢沟晓月》把观众的思绪带回到抗日的战场。
如果说“启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的热爱,那么“真爱”和“曙光”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亲人的眷恋和期望。这些诗篇大都是烈士就义前写给亲人的遗言,其中有杨开慧在狱中写的《给一弟的信》,有白深富写在渣滓洞牢墙上的《花》,有叶挺的《囚歌》,有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第五部分“放歌”里,诗人们终于可以纵情歌唱新中国,艾青、何其芳、郭小川、舒婷等诗人的作品洋溢着的爱国激情使观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朗诵会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齐诵和合唱中结束。许多来自首都各高校的青年学生表示,这场诗歌朗诵会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他们说,先烈们写下这些诗篇的时候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风雨如磐的年代,这些朴实无华的作品凝聚着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的全部的希冀和爱,为了这样的希冀和爱,他们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生命、爱情、亲情……他们在生死关头做出的选择诠释了什么叫做理想、什么叫做信念,今天重新聆听这些在特殊年代写下的诗篇,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编辑/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