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弘一法师》海选谈歌手的弱项
宋怀强扮演的弘一法师在吟诵 郭新洋摄
“如今的歌手虽然唱得不错,却都是在展现模仿能力。所以,《弘一法师》在选演员时,采用了网络公布曲目的方式,测试歌手演唱的原创能力。”作曲家安栋参与制作的音乐剧《弘一法师》,将于本月22日起在上海大剧院首演。昨天,记者在录音棚采访时,安栋对近年来歌手“选秀”中存在“注重模仿、忽视原创”的倾向,提出了批评。
演唱新歌 露了短
音乐剧《弘一法师》,多数角色采用了海选的方式。由于这是一部原创作品,因此,要求演员能通过演唱处理来塑造角色的性格。安栋告诉说:“公布了征选消息后,报名的人很多,大家按照习惯做法,都准备了经典音乐剧的选段。但是,在面试的24小时前,我们通过网站发布了《弘一法师》的部分原创唱段,供大家下载练习后在面试时试唱,这一来,发现了很多问题。”据了解,有的歌手演唱《猫》《剧院魅影》的经典曲目,确实非常精彩,但演唱新歌,却无法准确把握。安栋认为,现成曲目唱得很出色,是因为有唱片参照,歌手们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发挥,而新创作的作品,只能以歌手的理解和感悟来演绎,“显然,不少歌手演唱技巧很棒,但缺少的就是原创能力。”
数量堆积 难走红
近年来,各色“海选”中人气颇旺的歌手,成为歌星之后推出的原创专辑,却让自己又逐渐丧失人气,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安栋问道:“你看看,有几个‘选秀’明星是通过演唱原创歌曲脱颖而出的?靠模仿,又能让自己的演唱生涯维持多久?”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歌手,都有自己首唱的成名作、代表作。在大众审美需求日趋多样化的社会里,人们喜欢个性鲜明的歌星,需要色彩丰富的歌声。在“模仿秀”般的“海选”中涌现的歌手,歌声大多呈现同质化的效果,再多也是数量的堆积,这也是许多歌手怎么也无法走红的重要原因。
更多关注 原创力
记者在上音录音棚里看到,作曲家为《弘一法师》的每一个角色进行了音乐定位。扮演主角的宋怀强把语言特长和歌唱能力结合在一起,许多唱段采用了吟诵演唱的方式,甚至用头颅共鸣的哼唱来塑造角色。曾推出专辑《痒》的流行歌手黄龄,扮演的是一个艺伎,她的演唱与宋怀强出现了很大的反差,歌声中的角色性格也显得十分生动。安栋认为:“音乐剧让歌手用缤纷多彩的音乐来塑造不同的人物,由于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对演员原创能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具有挑战性。我们也想以这部音乐剧的演员选拔和原创能力的挖掘,期望社会上数不胜数的‘选秀’活动,能多多关注提高歌手的原创水准。”
(本网编辑/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