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死水微澜》曾是中国当代戏曲的经典之作,据其改编的青春版京剧《死水微澜》,由当年主演该剧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田蔓莎执导,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上 海青年京昆剧团的年轻演员们演出。12月27日、28日,该剧作为由文化部主办的2010年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之一在大兴剧院上演。
戏剧界个人买剧本先河
京剧《死水微澜》的故事,来源于作家李�人的小说《死水微澜》,讲述晚清末年四川天回镇上少女邓幺姑追求爱情的曲折经历。1995年,川剧名家田蔓莎自 掏腰包,高价买下了由剧作家徐�编剧的川剧《死水微澜》首演版权,开中国戏剧界个人购买剧本首演权的先河。该剧获得了“文华大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还为 田蔓莎成功摘得了“二度梅”。
京剧基础保留川版精华
导演田蔓莎说,京剧排练之初,“两个剧种常常要"打架"。” 川、京两个剧种的唱腔风格不同,如要用传统京剧的唱腔来编曲,那原剧中的许多唱词都必须删减或重新编写,这样可能会影响剧本中原有的文学性。如想既保留原 唱词的文学性和地域性特点,同时也要符合京剧的台词韵律,编剧和唱腔设计都面临了很大挑战。最后,在符合京剧传统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川剧版中的精华部分。 年过七旬的徐�根据两位主演特点,新写了不少唱段。
京韵之余浓浓蜀地风情
对于川剧本中的大量四川土语、俚语,照 顾京剧观众,此次做了删减,留下了部分如“婆娘”“袍哥”等方言称谓,让观众在欣赏京韵的同时,仍能体会到浓浓的蜀地风情。同时,京剧版《死水微澜》也发 挥了唱念做打的长处,设计了一些武戏开打场面,使整出戏色彩更为丰富,节奏也愈加多变。(本网编辑: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