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文艺工作会议昨天在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举行。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会议依然传达了中央有关会议的精神,全市文学艺术界及媒体界的数百位代表参与了大会。上海市作协、上海中国画院、上影英皇公司、上海越剧院、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文化馆等单位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成绩。而在分组讨论中,文学、影视、戏剧、音舞、美术、群文等组代表就各自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演职员的待遇、资金的导向、文艺价值观的重塑等,都成为分组讨论的热点话题。
以重大活动为契机
打造更多精品力作
由于今年是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上海今年的文艺都将以此为工作重点,会议就上海2011年重大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进行了通报和交流,电视剧《开天辟地》、话剧《共和国掌柜》等献礼作品引人注目。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会议并指出,全市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抓住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的契机,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上海文艺繁荣发展。
杨振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市文艺工作者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新的一年,一要创造一种有利创作、有利创新的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更加重视尊重人才;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要增加投入,提高资金投入效益。二要营造一种聚精会神搞创作、专心致志敢争先的风气。文艺工作者要心无旁骛搞创作;要有定力,不随波逐流,要有责任与使命意识。三要形成一个各展所长、团结和谐的发展局面。四要提倡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与会者期许上海
引领全国文化之风气
对于新的一年,与会的文艺工作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和想法。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表示,按照四轮驱动的理念,文化已经日益成为整个国家的一个轮子,文化在国家战略中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文化的发展如何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但现在对文化的评判不应该是获奖多少,也不是一个指标体系的问题,而是是否引领了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风气。
编剧罗怀臻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提出,在历史机遇面前,上海现在最需要方位感和方向感,是否能够引领全国文化之风气,是上海能否成为文化大都市的标准之一。话剧艺术中心杨绍林则提出,上海的目标应该是建立时尚、魅力的文化大都市,所谓时尚是站在世界的高度,所谓魅力是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才能称之为国际性的文化大都市。(编辑: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