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校乐队在阿根廷伊瓜苏青少年艺术节上成功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2011-05-27 驻阿根廷使馆供稿

发布时间:2011-05-30作者:访问量:7

    应伊瓜苏青少年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戏剧学院共同组织的上戏戏曲学校一支13名学生组成的乐团经过近两天的长途飞行,终于抵达了阿根廷伊瓜苏,千里迢迢前来参加伊瓜苏青少年艺术节。此项目是国家文化部东方快车重要项目,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委托上戏组团参加,韩生院长担任演出团团长。这是18岁以下艺术学校学生参加的青少年音乐节,有20多个国家派出青少年参加,闭幕式将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伊瓜苏大瀑布前举行。

  乐队在伊瓜苏青少年艺术节上要进行两场演出,虽然路途遥远,但为了能够让来自阿根廷和世界各地的孩子们能够真正欣赏到来自中国的传统音乐,乐队携带了重达400多公斤的乐器,包括大鼓、扬琴、古筝、大提琴等大型乐器。为了完成此次任务,戏曲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们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排练各种曲目,而且经过了多次审查和筛选,最后成行的13人,可谓是代表了戏曲学校的最高水平,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还一专多能,为了弥补乐团人数不足的遗憾,好多学生在演奏时都要使用多种乐器。
  首场演出是在5月24日,位于LOI SUITES IGUAZU HOTEL,是一所环境优美的五星级宾馆。演出开始前半小时,观众已经陆续到来,年龄从儿童到老人都有,充分感受到阿根廷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不久整个会场已经坐得满满的,晚来的观众都站立在最后一排。

  第一场演出只有半个小时,学生们演出了6个曲目,有戏曲学校的杨健老师自编的京剧协奏曲《夜深沉》,有传统民乐《彩云追月》、《雪山春晓》、《牧民新歌》,有京剧选曲《昭君出塞》,还有为了此次国际音乐节专门排练的外国名曲《假面舞会》和《孤独的牧羊人》,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乐曲的特色,特别是《假面舞会》,音乐一起,阿根廷观众们都激动得拍起了手。

  此次参加演出的学生们年龄在13岁到17岁之间,脸庞上还满是稚气,但在演出时却能展现出专业的神韵和技巧,还在排练的阶段就已经让他国的孩子们瞩目,现场的感染力更是强大。演出一结束,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蜂拥至台前,围着乐队的小演员夸奖个不停,对中国的乐器也充满了好奇,感叹这么简单的乐器居然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伊瓜苏青少年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惊喜不已,不仅表示祝贺,并且感叹应该给乐队安排更大的会场,让更多的观众都听到中国乐曲的声音。

  第一场演出的成功为学生们培养了自信,同时下决心要把中国音乐的美妙之处传达给各国的观众。5月26日是第二场演出,地点在LA ARIPUCA,这是一个由各种古树组成的园子,演出的大厅整个都是用木头制成,非常适合中国乐器,木质的墙壁形成了完美的环绕场。一个小时的演出,不但大厅里又是座无虚席,连门外都有观众探进头来,第一排的地上坐了一圈的小朋友。12首曲子各有千秋,时而激昂,时而悠扬,时而哀伤,时而喜庆,观众们都被这些音乐所折服,不时随着节拍拍手或是摇摆,而演奏员们也沉浸在现场高昂的音乐气氛中,越发放松和投入,甚至还主动走下舞台,走到观众席中与观众互动,现场的气氛越发热烈,在12首曲子结束后,全场起立,长久的鼓掌,之后又热烈要求加演,在掌声的催促下,孩子们又演奏了一遍《假面舞会》,将气氛推向高潮。在一再地谢幕后,观众们涌上前来,激动地要求与孩子们合影,并纷纷拿出节目单,要求在上面签名,还有音乐爱好者们,对中国的乐器非常感兴趣,还试着学习弹奏。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对音乐的热爱超越了语言的障碍,互动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更有阿根廷一所艺术学校的学生们,特意留下来为乐队用中文演唱了《歌声与微笑》,乐队小成员们也加入,一起高唱这首友谊之歌。
  演出结束后很久,孩子们还沉浸在激动的余韵中,他们为阿根廷人民对音乐的热情而感动,更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在这块大多数人还没有机会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的土地上,乐团参加此次活动已经是一个突破,用音乐架起了相互了解的桥梁,更用心声铸就了友谊的纽带。(本网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