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报:打造文化人才高地别忘修补洼地

2013年01月27日 作者: 管国忠 天天新报(原新闻午报)

发布时间:2013-01-28作者:访问量:9

(编者按:徐峥和傅华阳分别是我校表演系表演专业1994届和导演系电影导演专业1990届校友。俩人目前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求学期间的努力。因为他们在校期间就非常活跃,绝不满足于老师课堂所受的作业或者说总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之外仍然学有所成,这就使得他们在同龄人中暂露头角。现发表资深评论家管国忠先生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去年年底,中国电影市场冲出了《人再�途之泰�》这样一匹票房超12亿的黑马;今年1月,中国电影观众又被第一部人与宠物喜剧贺岁大片《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中的一只白狗所感动,一周就有了超亿票房。“泰�”和“快乐到家”是两部以低成本投资获得超高收益的影片。这两部电影获得可观票房的同时,也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道出了中国观众希望看到大众电影的渴望。
 
  上海影迷看了电影《人再�途之泰�》、《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后,为从上海走出去的导演徐峥和傅华阳感到自豪。说是从上海走出去的导演,那就意味着徐峥和傅华阳的这两部电影与上海的任何一家影业公司都没有关系。《人再�途之泰�》由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则由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广东百合蓝色火焰文化传媒股份和北京乾坤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笔者调查发现,从上海走出去的文化人还不止徐峥和傅华阳。《武林外传》、《大笑江湖》和《健康快车》的编剧宁财神是从上海走出去的,宁财神从华东理工大学金融系毕业以后去了北京,业余时间除了听歌就是看碟,最终成为从上海走出去的优秀编剧;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最优秀艺术贡献奖和第3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获奖名单年度青年导演奖获得者杜家毅,生于上海,19岁闯入北京后做演员,还当过主持人、编剧和制片人。
 
  徐峥、傅华阳、宁财神和杜家毅家都在上海,都是有着深深的“上海”印记的文化人。当然,上海的文化人才走出去服务全国也很重要,但是这肯定也给上海文化产业建设带来了一块人才洼地,所以在打造文化人才高地的同时,不要忽略对文化人才洼地的修补。
 
  近十年来,上海依托骨干文化企业,已经成长起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标志性影响力的文化人才,如文学界的王安忆、网络业的陈天桥等,也建立文化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搭建文化人才柔性流动平台,营造文化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引进了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音乐家许忠、视觉特效大师钟汉超和编剧六六,还吸引了余隆、贾樟柯、郭敬明等一批活跃在影视、音乐、舞蹈、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人才来沪发展。近十年来,上海也集聚文化人才,打造出《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轻松诙谐、情节爆笑、对白幽默的影视作品;推出了《辛亥革命》、《开天辟地》、《焦裕禄》等主旋律电影,并且努力运用电影艺术,打造能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的电影作品。
 
  上海在向文化产业高端进军的同时,可以搭建文化人才柔性流动平台,营造文化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将那些从上海走出去的徐峥、傅华阳、宁财神和杜家毅们也通过文化人才的“绿色通道”引回来,修补好文化人才洼地。那样的话,《人再�途之泰�》电影票房超12亿的神话和《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一周票房过亿的纪录创造者就将是上海的本土电影人。
 
  眼下,落户上海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即将全面开工建设;由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联合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上海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有限公司也将启动,上海的文化人才是否有了足够的储备?
 

  (作者系民进上海市委文化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佳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