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报:“我们的李宗熹”落户现代戏剧谷(图)

天天新报 2013-3-5 记者:朱渊

发布时间:2013-03-11作者:访问量:255

 

“我们的李宗熹”落户现代戏剧谷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台湾导演李宗熹,凭藉自编自导的小剧场作品《守岁》,于去年获得了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导演的奖项。这部“凝聚着华人家族关爱与亲情”的温情剧作成为了一颗推动两岸戏剧文化交流的种子,近日,“我们的李宗熹”戏剧工作室正式落户静安现代戏剧谷。

  据悉,这是继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田沁鑫,上海本土戏剧人何念、张军、赵志刚,台湾屏风表演班创始人李国修,香港戏剧大师詹瑞文之后,第八位入驻现代戏剧谷工作室群的戏剧艺术家。

  展开文化寻根之旅

  自2009年成立以来,现代戏剧谷通过完善戏剧资助平台建设、以戏剧家工作室的品牌运营模式,使华语地区一线戏剧创作力量在静安加速集聚,为上海戏剧舞台输送了大量优秀剧目与原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推动了本地戏剧产业创意端的艺术产能与永续发展。现代戏剧谷总经理杨勇表示,2013年现代戏剧谷将以李宗熹戏剧工作室为试点,首度尝试“创作孵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工作室新模式,用文化民生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静安区文化局局长张爱华说:“用"落户"两个字可能并不精准,这不仅因为李宗熹的外婆是上海人,更因为海峡两岸的华人有着共同的文化宗脉与血缘认同。这就和《守岁》所表达的情感一样,是一种精神回归、一种文化寻根。希望"我们的李宗熹"能成为一个戏剧文化枢纽,不仅让静安的观众看到来自高雄的优秀戏剧作品,也能让高雄的观众看到静安的原创剧作,向全世界的中国人传递"心静民安"的戏剧正能量。”

  拓展艺术交流平台

  近年来,现代戏剧谷吸引了一批活跃在一线的戏剧创作中坚力量,在静安逐步形成了国内第一个戏剧工作室群。然而,工作室目前还以剧目创作为主,功能较为专业和单一,没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接地气、贴民生”。今年,现代戏剧谷有意拓展工作室原有的创作孵化功能,提升戏剧工作室的服务能级。通过与社区、楼宇、学校的全方位对接,定期开展排练观摩、普及讲座、互动体验、主题展览等各类戏剧活动,为艺术家和市民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开放式公共空间。新入驻的“我们的李宗熹”就将成为现代戏剧谷推行工作室新模式的首个示范基地。

  对此,李宗熹说,“一直在高雄长大的我,能够回到祖辈和父辈生活过的城市上海,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上海一直就是我心中的家。我十分乐意用戏剧回馈上海观众。”他表示“提升戏剧价值、分享戏剧乐趣”正是工作室落户之后的重要任务之一,他将着重关注本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用戏剧的方式引导人们审视自我、重新认识到家庭、爱人与朋友的重要,并引发人们对生命中正面的、积极的情感的回应,促进社会关爱与和谐的氛围。

  据悉,现代戏剧谷首部“联合制作”剧目《爱·时尚》将与“我们的李宗熹”共同呈现,该剧亦将作为李宗熹戏剧工作室落户静安的开幕大戏,并已初步排定首轮亚洲巡演的档期。《爱·时尚》延续了李宗熹戏剧作品中永恒的“爱”的主题,以“海派文化作为创作的原生佐料”,反映当代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文色彩与时尚风貌。李宗熹表示,这台作品凝聚了他12年来累积的戏剧创作经验,“通过从一双1940年代的绣花鞋到2012年最潮款高跟鞋的时尚进阶,完成了一次由过度消费回归人性本真的内在旅程”,是一部“发人深省、关注心灵”的诚意之作。(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