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奖得主王洛勇演完焦裕禄后更坚定要为人善良,把戏演好
“做每一件事都是开未来的账户”


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的王洛勇不仅英语好,演技精湛,以其在电视剧《焦裕禄》中出色的表演荣获“金鹰奖”,而且对做人也有他自己的要求:文化人要有文化责任感。10月29日,在博雅讲堂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云间讲坛共同举行的讲座上,王洛勇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大学生们分享了他在艺术职场的发展之道。图为王洛勇。王凯明 摄 时报记者 胡思华
与大多数中国演员不同,王洛勇成名始于海外。以其出色的英语能力与精湛的演技,王洛勇在波士顿莎翁剧院、西雅图艺术剧院、纽约百老汇剧院等地为当地观众所熟知,并先后获得美国西海岸戏剧奖男演员奖、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而中国的观众对他开始熟悉则是在他回国后饰演的一系列角色:《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神雕侠侣》 中的郭靖、《冰山上的来客》 中的杨排长……而最让中国观众为之一亮的则是他在《焦裕禄》中扮演的焦裕禄。这些光鲜的经历并没有成为王洛勇向人夸耀的资本,在与大学生分享他的经历时,他讲得更多的却是他曾经走麦城的记忆。
曾经因为英语差而被退学
在美国演艺界,王洛勇有着“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之称。恐怕很少有人想得到,如今一口流利标准英语的王洛勇曾经因为英语水平差而被退学。
王洛勇出生在河南。从10岁起就学京剧的王洛勇对于戏剧表演有种特别的喜爱。经过努力,王洛勇从河南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1985年本科毕业后,王洛勇成功申请到美国路易斯安那的一所大学学习表演。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王洛勇没把英语学习当回事,到了美国,他才知道自己的英语是多么差。在路易斯安那,有很多越南人、缅甸人。初到此地,当地人常把他当作越南人或缅甸人,跟他打招呼。这时,王洛勇常常表现得很迟钝,要半天才明白对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有时甚至还要查字典。见他这个样子,一个朋友给他建议说:“英语差不要紧,你得先说‘yes’,边干边学,慢慢就会了。”
王洛勇记住了朋友的这一句话。他发现这个方法很管用。不管人家说什么,他先说“yes”,这样一改以前的尴尬局面,显得轻松多了。有一次上表演课,老师讲到戏剧大师斯坦尼夫拉夫斯基写的一本书,问下面的学生是否有人读过。这本书正好王洛勇前不久读过,便举手示意。老师便让他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可惜的是,王洛勇只听懂了老师的第一句话,后面的话都没有听懂。老师问:“你喜欢这本书什么?”“你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吗?”“为什么不开始?”“你没有听懂我的话吗?”王洛勇虽然不懂老师的话,但他牢记朋友教给他的经验,一律回答“yes”。最后老师说:“你出去。”王洛勇最后被赶出了教室。
后来学校对他进行了英语测试,因为成绩不合格,王洛勇被取消了学习资格,被退学。按照规定,如果30天以内王洛勇找不到学校接受,他就将被取消签证。王洛勇曾经演过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其中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让他记忆深刻。此时的王洛勇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理解这句台词的意味。
为了在30天之内找到能接受自己的学校,王洛勇开始不断地向各个学校寄申请信。遗憾的是,随着一封封信寄出去,入学的希望一个个破灭。到最后一封信被拒绝的时候,王洛勇突然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院长鲍勃·卓别林,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王洛勇曾经在他的指导下排练过《哈姆雷特》。苦于没有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王洛勇只好向国内的老师求救。当时国内的老师家里没有电话,学校也没有传真,因为时差的关系,从美国打电话过来一般都是老师下班的时间,找不到老师。王洛勇只好寄信。终于在几天之内,王洛勇得到了那位老师的电话号码。当王洛勇打电话给鲍勃时,鲍勃一下子就想起了他,邀请王洛勇到波士顿去。在波士顿剧院,鲍勃让他重新表演了 《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一段。表演完后,剧院的演员告诉王洛勇,鲍勃院长从中国回来后,对王洛勇在表演中的配合赞不绝口。在最后的关头,王洛勇凭着自己在表演中的认真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机会。有着鲍勃的推荐,王洛勇在这里学习了近一个月,排练《罗米欧与朱丽叶》,王洛勇扮演剧中的罗米欧。学习结束时,波士顿大学一个下午给王洛勇办好了入学所需的一切手续。
不演污辱中国人的戏
波士顿大学历史上从没有培养一个亚洲人。校方告诉他,他要在这里学习,就要跟学校签约,要完全相信校方,不怀疑,不抗拒,不偷懒,不讲条件。条件近乎苛刻,王洛勇想了一晚上,最终不想放弃这个学习机会,跟校方签了协议。
签了约以后,王洛勇从英语单词开始学起。他学的第一个词是“世界”。老师告诉他:“你是从世界的另一头来,中国的文化要被世界所了解,将来你跟世界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学习进行得很缓慢,一个月下来才学了几个词。王洛勇不禁有些犯愁,这样学啥时候能够毕业?没想到的是,因为开始的基础打得好,以后的学习进步很快,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让王洛勇不满意的是,让他扮演的角色大多是黑社会、杀人犯之类。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这些导演让他演这些角色时要求他讲话的口音也要表现得无耻下贱。他感觉演这样的角色就是在污辱中国人。“我为什么要每天嘲笑自己。我不舒服。”王洛勇说。每拒绝一次,就等于把可以挣的钞票推到门外。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这些钱对王洛勇显得特别重要。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他每拒绝一次这样的角色,鲍勃就要给他一拳,称赞他“好”(good)。王洛勇说:“有些角色拒绝了就等于丢了一台车,但口碑却留在了那里。”
百老汇是王洛勇心中的“圣殿”。为了看看百老汇的演员们是怎样演戏的,他不惜花费80美元去买一张票,这80元足够他过一个周末。他发现,在百老汇的戏台上,没有中国演员,即使是戏中有中国人角色,也是由西方人演。王洛勇感觉,那些中国角色的每句台词,仿佛都是专门为他写的。王洛勇发誓,终有一日自己要成为百老汇剧中主角,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也会演戏。
这一天终于来了。不久,百老汇剧院招募演员,王洛勇早上6点去剧场排练场排队等着试戏。当他跟6个工会演员一起试戏时,他以其标准的英语、扎实的表演功底被导演看中。开始是每周9000美元,一边看戏,一边可以演一些小角色。王洛勇从此进入百老汇的舞台。1989年,百老汇上演《蝴蝶君》,王洛勇按每周12万美元与剧院签了40个周的演出合约。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谈起那一段经历,王洛勇仍然充满感慨:“有些东西要一辈子坚持住,比如不能骂自己的娘,不能不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坚持可能是痛的,但也要坚持。”
在职场上要敢于吃亏
在上戏4年本科学习的基础,10岁起就学习的京剧底子,加上在波士顿大学专业的训练,让王洛勇演起《蝴蝶君》中的宋丽伶来驾轻就熟。王洛勇在《蝴蝶君》中的表演大获成功。1990年,王洛勇以《蝴蝶君》中饰演的宋丽伶一角获美国西海岸戏剧人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1995年7月4日,王洛勇又以《西贡小姐》主演身份站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他在此剧中的表演最终获得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
在百老汇的一个个让人艳羡的成绩并没有让王洛勇乐不思蜀。在王洛勇心目中,把中国优秀的戏剧、文化介绍到西方,使西方观众正确地认识、了解、欣赏并接受中国的传统高超艺术才是他最大的追求。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他迫切希望到生他养他的那块土地上去演中国人的戏。
从2001年开始,王洛勇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剧、电影和戏剧舞台上。王洛勇用自己的表演铨释着他所理解的杨子荣、郭靖、焦裕禄。王洛勇说,他的梦想是: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真正融入国际强势文化中。
在百老汇演戏时,王洛勇是从小角色起步的,没有经纪人。当他自己也有了经纪人,出门就被经纪人“保护”起来时,他显得很不自在。他在演焦裕禄时,迫切地想了解焦裕禄当初在兰考工作时的言谈举止。但当他去体验生活时,助理总是把人拦在外面。王洛勇不禁恼火起来:“搞艺术不跟人在一起怎么行?”王洛勇便借着拍摄的间隙询问当地人演得“像不像”,当年“焦书记”是怎么说的。当地百姓告诉他,“焦书记当年说话总是琅琅上口,比如常说‘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从他们口中,王洛勇渐渐走近真实的焦裕禄,也更加看到焦裕禄的伟大与崇高之处,也越来越理解导演为什么要求他“拍戏就得像焦书记那样演”。王洛勇的付出与认真,使得他将焦裕禄真实地呈现在荧屏上,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让王洛勇走上了金鹰奖的领奖台。
王洛勇说,演了焦裕禄后,他自己更加坚定:要为人善良,把戏演好。回顾自己初到美国遇到的挫折,王洛勇告诫年轻人,年轻人在成长中很急切可以理解,犯错误也没什么,但一定要去尝试,永不要说到头了,要注重行动,坚持到底。“要敢于吃亏。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开未来的账户。要把这个行业、社会责任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静下心来把基础打好。”王洛勇至今还记得当初老师要求他“每次表演要准备20种方案”,他深为行业的浮躁与不够敬业而忧虑。“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作为文化工作者,要用真情实感向人们传递出明天的希望。”王洛勇说。
王洛勇小传王洛勇,中国著名男演员,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演技备受肯定。素有“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之称。他从事的艺术领域极其广泛,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剧样样精通;而且有教授、演员、导演、编剧多重身份。代表作品有:《走过旧金山》、《焦裕禄》、《林海雪原》、《神雕侠侣》、《杨贵妃秘史》等。获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美国西海岸戏剧奖最佳男演员奖、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编辑:榕树)
与大多数中国演员不同,王洛勇成名始于海外。以其出色的英语能力与精湛的演技,王洛勇在波士顿莎翁剧院、西雅图艺术剧院、纽约百老汇剧院等地为当地观众所熟知,并先后获得美国西海岸戏剧奖男演员奖、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而中国的观众对他开始熟悉则是在他回国后饰演的一系列角色:《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神雕侠侣》 中的郭靖、《冰山上的来客》 中的杨排长……而最让中国观众为之一亮的则是他在《焦裕禄》中扮演的焦裕禄。这些光鲜的经历并没有成为王洛勇向人夸耀的资本,在与大学生分享他的经历时,他讲得更多的却是他曾经走麦城的记忆。
曾经因为英语差而被退学
在美国演艺界,王洛勇有着“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之称。恐怕很少有人想得到,如今一口流利标准英语的王洛勇曾经因为英语水平差而被退学。
王洛勇出生在河南。从10岁起就学京剧的王洛勇对于戏剧表演有种特别的喜爱。经过努力,王洛勇从河南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1985年本科毕业后,王洛勇成功申请到美国路易斯安那的一所大学学习表演。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王洛勇没把英语学习当回事,到了美国,他才知道自己的英语是多么差。在路易斯安那,有很多越南人、缅甸人。初到此地,当地人常把他当作越南人或缅甸人,跟他打招呼。这时,王洛勇常常表现得很迟钝,要半天才明白对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有时甚至还要查字典。见他这个样子,一个朋友给他建议说:“英语差不要紧,你得先说‘yes’,边干边学,慢慢就会了。”
王洛勇记住了朋友的这一句话。他发现这个方法很管用。不管人家说什么,他先说“yes”,这样一改以前的尴尬局面,显得轻松多了。有一次上表演课,老师讲到戏剧大师斯坦尼夫拉夫斯基写的一本书,问下面的学生是否有人读过。这本书正好王洛勇前不久读过,便举手示意。老师便让他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可惜的是,王洛勇只听懂了老师的第一句话,后面的话都没有听懂。老师问:“你喜欢这本书什么?”“你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吗?”“为什么不开始?”“你没有听懂我的话吗?”王洛勇虽然不懂老师的话,但他牢记朋友教给他的经验,一律回答“yes”。最后老师说:“你出去。”王洛勇最后被赶出了教室。
后来学校对他进行了英语测试,因为成绩不合格,王洛勇被取消了学习资格,被退学。按照规定,如果30天以内王洛勇找不到学校接受,他就将被取消签证。王洛勇曾经演过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其中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让他记忆深刻。此时的王洛勇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理解这句台词的意味。
为了在30天之内找到能接受自己的学校,王洛勇开始不断地向各个学校寄申请信。遗憾的是,随着一封封信寄出去,入学的希望一个个破灭。到最后一封信被拒绝的时候,王洛勇突然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院长鲍勃·卓别林,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王洛勇曾经在他的指导下排练过《哈姆雷特》。苦于没有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王洛勇只好向国内的老师求救。当时国内的老师家里没有电话,学校也没有传真,因为时差的关系,从美国打电话过来一般都是老师下班的时间,找不到老师。王洛勇只好寄信。终于在几天之内,王洛勇得到了那位老师的电话号码。当王洛勇打电话给鲍勃时,鲍勃一下子就想起了他,邀请王洛勇到波士顿去。在波士顿剧院,鲍勃让他重新表演了 《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一段。表演完后,剧院的演员告诉王洛勇,鲍勃院长从中国回来后,对王洛勇在表演中的配合赞不绝口。在最后的关头,王洛勇凭着自己在表演中的认真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机会。有着鲍勃的推荐,王洛勇在这里学习了近一个月,排练《罗米欧与朱丽叶》,王洛勇扮演剧中的罗米欧。学习结束时,波士顿大学一个下午给王洛勇办好了入学所需的一切手续。
不演污辱中国人的戏
波士顿大学历史上从没有培养一个亚洲人。校方告诉他,他要在这里学习,就要跟学校签约,要完全相信校方,不怀疑,不抗拒,不偷懒,不讲条件。条件近乎苛刻,王洛勇想了一晚上,最终不想放弃这个学习机会,跟校方签了协议。
签了约以后,王洛勇从英语单词开始学起。他学的第一个词是“世界”。老师告诉他:“你是从世界的另一头来,中国的文化要被世界所了解,将来你跟世界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学习进行得很缓慢,一个月下来才学了几个词。王洛勇不禁有些犯愁,这样学啥时候能够毕业?没想到的是,因为开始的基础打得好,以后的学习进步很快,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让王洛勇不满意的是,让他扮演的角色大多是黑社会、杀人犯之类。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这些导演让他演这些角色时要求他讲话的口音也要表现得无耻下贱。他感觉演这样的角色就是在污辱中国人。“我为什么要每天嘲笑自己。我不舒服。”王洛勇说。每拒绝一次,就等于把可以挣的钞票推到门外。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这些钱对王洛勇显得特别重要。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他每拒绝一次这样的角色,鲍勃就要给他一拳,称赞他“好”(good)。王洛勇说:“有些角色拒绝了就等于丢了一台车,但口碑却留在了那里。”
百老汇是王洛勇心中的“圣殿”。为了看看百老汇的演员们是怎样演戏的,他不惜花费80美元去买一张票,这80元足够他过一个周末。他发现,在百老汇的戏台上,没有中国演员,即使是戏中有中国人角色,也是由西方人演。王洛勇感觉,那些中国角色的每句台词,仿佛都是专门为他写的。王洛勇发誓,终有一日自己要成为百老汇剧中主角,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也会演戏。
这一天终于来了。不久,百老汇剧院招募演员,王洛勇早上6点去剧场排练场排队等着试戏。当他跟6个工会演员一起试戏时,他以其标准的英语、扎实的表演功底被导演看中。开始是每周9000美元,一边看戏,一边可以演一些小角色。王洛勇从此进入百老汇的舞台。1989年,百老汇上演《蝴蝶君》,王洛勇按每周12万美元与剧院签了40个周的演出合约。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谈起那一段经历,王洛勇仍然充满感慨:“有些东西要一辈子坚持住,比如不能骂自己的娘,不能不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坚持可能是痛的,但也要坚持。”
在职场上要敢于吃亏
在上戏4年本科学习的基础,10岁起就学习的京剧底子,加上在波士顿大学专业的训练,让王洛勇演起《蝴蝶君》中的宋丽伶来驾轻就熟。王洛勇在《蝴蝶君》中的表演大获成功。1990年,王洛勇以《蝴蝶君》中饰演的宋丽伶一角获美国西海岸戏剧人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1995年7月4日,王洛勇又以《西贡小姐》主演身份站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他在此剧中的表演最终获得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
在百老汇的一个个让人艳羡的成绩并没有让王洛勇乐不思蜀。在王洛勇心目中,把中国优秀的戏剧、文化介绍到西方,使西方观众正确地认识、了解、欣赏并接受中国的传统高超艺术才是他最大的追求。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他迫切希望到生他养他的那块土地上去演中国人的戏。
从2001年开始,王洛勇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剧、电影和戏剧舞台上。王洛勇用自己的表演铨释着他所理解的杨子荣、郭靖、焦裕禄。王洛勇说,他的梦想是: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真正融入国际强势文化中。
在百老汇演戏时,王洛勇是从小角色起步的,没有经纪人。当他自己也有了经纪人,出门就被经纪人“保护”起来时,他显得很不自在。他在演焦裕禄时,迫切地想了解焦裕禄当初在兰考工作时的言谈举止。但当他去体验生活时,助理总是把人拦在外面。王洛勇不禁恼火起来:“搞艺术不跟人在一起怎么行?”王洛勇便借着拍摄的间隙询问当地人演得“像不像”,当年“焦书记”是怎么说的。当地百姓告诉他,“焦书记当年说话总是琅琅上口,比如常说‘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从他们口中,王洛勇渐渐走近真实的焦裕禄,也更加看到焦裕禄的伟大与崇高之处,也越来越理解导演为什么要求他“拍戏就得像焦书记那样演”。王洛勇的付出与认真,使得他将焦裕禄真实地呈现在荧屏上,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让王洛勇走上了金鹰奖的领奖台。
王洛勇说,演了焦裕禄后,他自己更加坚定:要为人善良,把戏演好。回顾自己初到美国遇到的挫折,王洛勇告诫年轻人,年轻人在成长中很急切可以理解,犯错误也没什么,但一定要去尝试,永不要说到头了,要注重行动,坚持到底。“要敢于吃亏。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开未来的账户。要把这个行业、社会责任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静下心来把基础打好。”王洛勇至今还记得当初老师要求他“每次表演要准备20种方案”,他深为行业的浮躁与不够敬业而忧虑。“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作为文化工作者,要用真情实感向人们传递出明天的希望。”王洛勇说。
王洛勇小传王洛勇,中国著名男演员,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演技备受肯定。素有“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之称。他从事的艺术领域极其广泛,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剧样样精通;而且有教授、演员、导演、编剧多重身份。代表作品有:《走过旧金山》、《焦裕禄》、《林海雪原》、《神雕侠侣》、《杨贵妃秘史》等。获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美国西海岸戏剧奖最佳男演员奖、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