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1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整洁的黑色中分短发,细致的圆眼镜……导演田沁鑫忙碌地穿梭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里,手里捧着一个黑色保温杯。“这几天有些咳嗽。”屋外已经是近30度的高温,她仍然穿着宽大的风衣,神情专注。
这个月,当了上戏表演系教授以后的田沁鑫,在这里带着一帮青春无敌的95后学生,复排自己创作于16年前的话剧《狂飙》。
2001版《狂飙》由辛柏青、朱媛媛、陶虹、袁泉等主演,引起了戏剧界的热烈反响。今年,“青春版”《狂飙》,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静安现代戏剧谷、上海戏剧学院共同出品。《狂飙》作为本届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开幕大戏,将于五四青年节次日晚亮相上戏实验剧院,2017年5月5日晚开始首轮演出。
还有不到半个月,“青春版”《狂飙》即将迎来公演。4月20日,田沁鑫和主创人员举行媒体发布会,讲述16年后的”狂飙“之旅。
田沁鑫+田汉
话剧《狂飙》,讲述的是田汉作为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鲜为人知的心路和情感历程。
故事从老年田汉身处弥留之际向往彼岸的同时,回顾自己一生中几个重要人生过程开始讲起——田汉追溯自我的心路历程构成了该剧自由穿梭的独特时空,田汉的人生故事、与他生命紧密相关的人和事以及他所钟爱的戏剧、他对革命的热忱、他对爱情的追求与困惑,就在这个自由时空内自如转换。
在田沁鑫看来,田汉这个人挺有意思。“人们只知道他写了国歌,实际上他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做了很多。当时戏剧界说这个人是光是热,照哪哪里亮,有点像及时雨宋江,爱光交朋友。” 田沁鑫说,他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也是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第一个翻译欧洲剧本的人;他创办“南国剧社” 把话剧推广到了全国;他兴办“南国艺术大学”提倡让民众接受艺术教育。田汉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以上几点除戏剧界外,鲜为人知。
在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的时候复排“青春版”《狂飙》,田沁鑫坦言,压力很大。
《狂飙》的剧本,是田沁鑫自己在看完田汉的16卷文集后创作的,。对于这个打磨了16年的作品,她却说:“当初写的时候比较幼稚,16年之后的今天,我觉得这个剧本依然很幼稚,所以在原来的做了一些调整。”
为什么写田汉?田沁鑫的答案是:“国外电影经常会出现艺术家的传记片,像《闪亮的风采》《海上钢琴师》等等,我觉得中国将大艺术家传记作为题材的作品不是太多,所以我们就想表现一个大艺术家,他脑子里有不世俗化,超越常规的思想,我们很想把他这种思维方式,结构空间的艺术家的形象展现在舞台上。”
戏剧+影像
时隔16年,经典重现,这不仅是田沁鑫导演对自我的又一次突破,也是全体主创人员对舞台表现形式的又一次创新。此次演出在视觉效果上做了新的尝试,将影像、投影和舞台布景相结合,在舞台上实现多空间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电影般的质感,充满民国时期的文艺气息。
著名交互媒体艺术家张笑帆担纲了《狂飙》的多媒体设计,他曾凭借《三体》《盗墓笔记》等作品,在舞台多媒体跨界上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张笑帆说:“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戏剧和影像的边界》。这些年,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张笑凡透露,舞台上将出现8台摄像机实时拍摄,投射到7个成像面上。摄影师即是演员。演员需要在表演中抽离,同时又进入表演。希望呈现的是另一种思维的方式,采用影像的表达手段,让影像更好地融入到舞台表达中来。
“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带着课题来完善他,期待观众会对田汉这个人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演员表演,和中国戏剧早期萌芽状态有一个更加透视性的认识。”田沁鑫说。
剧中还巧妙设置了“戏中戏”的结构,以田汉参与创作的《莎乐美》、《乡愁》、《一致》、《日本戏》等作品为连接,同时田汉与四位红颜知己的情感故事穿插其中,虚实交错,推进情节发展,将田汉的人生轨迹浓缩于戏中,展现出一部恢弘的中国戏剧发展史。
青春+激情燃烧的岁月
《狂飙》由原中央实验话剧院出品,首演于2001年5月4日的北大百年讲堂。主演辛柏青、朱媛媛、陶虹毕业不过三年,袁泉才刚刚毕业,“当时,他们都是中戏刚毕业的年轻小朋友,第一次演大戏,碰上了我这么一个年轻导演。”说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田沁鑫的激动一如昨日。
前些天,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演员袁弘前来剧组探班。他说,《狂飙》当年在上海演出时,他们全班几乎都去看了,其中的《海上花》更是成为了四年里大家的班歌。
田沁鑫认为,16年间,听说很多大学剧社还在演《狂飙》,是因为他有一种青春激情,很刺激的,属于那个时期的一种激动在戏里面。
“我在实践中培养青年演员,这就是培养戏剧的核心生产力。请明星参演话剧,锦上添花,而青年演员是真正的核心生产力。”2016年,受聘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的田沁鑫提出了自己的选角标准。
此次,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演员金世佳饰演田汉这一人物,此前他最为人知的角色是《爱情公寓》中呆萌痴情的陆展博,以及《一个勺子》里的傻子。他一直记得在上戏学习时导师的那句:“趁年轻,去折腾,不怕输”,他表示,“这次再回到学校,回到这个排练场,恍如隔世。”
“青春版”《狂飙》演员阵容以95后为主,主要来自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大二和大四的在校生,他们青春肆意、充满活力,被田沁鑫评价为“颜值太高,表演干净,单纯和热情”。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上海戏剧学院和田汉的渊源很深。每一个上戏学子在毕业典礼上必唱《毕业歌》、《国歌》和校歌。三首歌,都出自田汉之手。“青春版”《狂飙》将作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公演的一次探索,特邀了国内一流制作团队倾力加盟。视觉总监是与田沁鑫导演合作过《聆听弘一》、《北京法源寺》等作品的老搭档萧丽河老师,服装指导是多次入围并凭借《功夫》获得金马奖最佳造型奖的陈顾方老师……今年适逢中国话剧110周年,上海戏剧学院围绕其深厚的戏剧文化底蕴,紧贴时代发展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自身在戏剧领域的影响力,通过《狂飙》公演,向中国话剧110周年致敬。(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