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里的“陆展博”金世佳,在《狂飙》中出演田汉。
四美簇拥着田沁鑫,外加“绿叶”辛柏青。
“她们是大学二年级、四年级的学生,排练的时间是23天,装台时间才3天……”
5月5日晚9点半,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站在舞台上的田沁鑫说到一半,温柔又疲倦的声音被台下忽然响起的掌声淹没了。
这掌声,是给她身边平均年龄20岁的少男少女们的,当然,也送给她。
“时光荏苒,人生骇跃16载。《狂飙》上海戏剧学院重排,里面的激情和青春都在。就似人可以老去,就像艺术精魂不朽。”
演出前,田沁鑫写下了这句话。
16年前的这出青春戏
见证了“狂飙四美”
16年前的5月,话剧《狂飙》在北大百年讲堂首演,成为年轻导演田沁鑫的代表作之一。
16年后,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狂飙》复排,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联合出品,成为今年戏剧谷开幕大戏。
这部戏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是戏剧家、《国歌》的词作者田汉,与4个红颜知己的故事。
无论当年还是现在,《狂飙》毫无疑问是一出青春戏,那时,田沁鑫带出了“狂飙四美”:朱媛媛、陶虹、袁泉、师春玲。
有一张著名的合影,四美簇拥着30岁出头的田沁鑫,外加“绿叶”——演田汉的辛柏青。
彼时的他们也才大学毕业没几年,陶虹和徐峥刚拍完《春光灿烂猪八戒》2年,袁泉大学毕业2年,朱媛媛和辛柏青相恋8年,当时摄影师李晏在排练期间,抓拍了一张两人相互喂食的照片,朱媛媛在剧中演田汉的第一任妻子。
16年后,田汉依然年轻,是《爱情公寓》里的“陆展博”金世佳。
“他们昨天一宿没睡,早上7点才装完台。金世佳也很累,因为他还在拍电影,很多夜戏,拍完再熬夜回到剧场,还要记那么多台词。这是大学毕业以后,金世佳第一次演话剧,演得还可以噢。”老田看着他,一脸疼爱。
虽然这些在校学生的演技还显稚嫩,但16年前的《狂飙》,本就是青春放纵的。
比如袁泉,《狂飙》是她第一次在大舞台上演话剧,还要一人分饰三角。其中一个,是跟她性格完全相反的、王尔德笔下很狂放的公主“莎乐美”。
有一次排练,田沁鑫让她跨到很多男孩子身上,拥抱、倒伏、骑跨、叉腿。因为这个角色,袁泉突破了演“坏人”的心障。
《狂飙》如果不青春,就失去了意义。
16年后还是这个故事
但表现形式全变了
“16年前演出的时候,观众都好喜欢。16年间,很多大学剧社还在做《狂飙》,因为它有一种青春激情,很刺激的,属于那个时期的一种激动在戏里面。”
这部戏对田沁鑫很重要,是她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排的第一部戏。她把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比作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狂飙突进”,田汉正是此时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
写剧本的时候,老田一度陷入困境。这部剧的制作人李东(最近,李东刚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工作),送她两盘罗大佑的专辑放松。谁知,她听到《海上花》和《船歌》后,一气呵成,这两首歌也成为了《狂飙》的主题歌。罗大佑知道后,表示版权费一律不收,任由剧组重新演绎。
如今再看这个剧本,田沁鑫觉得很唯美,但有点幼稚。
在《狂飙》复排发布会上,田沁鑫说,她看了田汉的16卷文集,发现这个人很少说自己。后来在南京大学的董健老师写的《田汉传》中,她才发现革命战士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跟我想的不一样,于是我就尽可能偏重他的情感和个人生活。以前我太爱当编剧了,导致我的‘导演’向‘编剧’倾斜,所以在舞台呈现上是比较唯美的。但是,我今天看来,它是个半成品。”
所以这次,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舞台表现形式完全变了,全局贯穿了电影投影技术,这个在很多欧洲戏剧中经常能看到。比如最典型的德国邵宾纳剧团的《朱莉小姐》,以及去年在乌镇戏剧节上的卡斯多夫导演的《赌徒》。
这次《狂飙》的舞台被划成上下两层6个空间,8台高清摄影,投射到7个成像面上。
几个摄影师一直在舞台上跟拍演员,实时捕捉舞台画面并即时剪辑呈现。可想而知,这种技术充满了挑战性和实验意味,比如首演时,画面有时候会切偏,有时候也出现了黑屏,演着演着,工作人员会上台拉着摄影师,帮他重新站位。
有意思的是,这些真实也成为了戏剧的一部分。
“如果这个技术在舞台上完成了,哪怕有瑕疵,就这个戏的意义来讲,就不同了。”田沁鑫说。
上海4场演出结束之后,6月中旬,《狂飙》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公演4场。从目前的排期看,今年不会来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