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时代报:《酗酒者莫非》上戏实验剧场连演四场

i时代报 2017-10-11 记者:伊�

发布时间:2017-10-13作者:访问量:25

演出剧照
 

        这部戏,原著是中国作家史铁生,导演是被誉为“波兰戏剧教父”的克里斯蒂安·陆帕。这一次,上海观众将首次在家门口看到陆帕的作品。这部戏就是10月14-17日在上戏实验剧院连续上演四场的《酗酒者莫非》。

        与2014年的《假面·玛丽莲》、2015年的《伐木》和2016年的《英雄广场》不同,这一次陆帕玩了一把驻地创作,除了饰演记者的桑德拉·科曾尼克以外,其他演员全部启用国内演员。

        陆帕有多牛?他在中国演出的作品,在豆瓣评分上没有一部在8分以下。而陆帕的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特别长,《素描》7个小时,《酗酒者莫非》时长5个小时。

        剧本创作于1988年,史铁生当年对这部作品能搬上舞台并不抱有任何希望,他曾写道: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拍摄,所以它最好甘于寂寞在小说里。在作家故去的七年后,这份书页间的寂寞终于夙愿得偿。

        史铁生的一生满是坎坷,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所以写起挣扎和苦痛尤为刻骨铭心。如果是说作者和自己笔下的酗酒者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应该是“障碍”两个字。莫非和现实世界总是隔着一层布,对史铁生来说,这个障碍是一把轮椅。

        陆帕在本戏中融合了很多史铁生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元素,其中就有讲述他病榻岁月的《我与地坛》。看着舞台上坐在轮椅里的莫非,就能体会到导演和原作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那种惺惺相惜。

        剧本结尾,酗酒者发现光影中的自己和爱人远走,现实中的自己却被留在荧幕彼岸,孑然一身。他愤怒地扯下荧幕,一命呜呼,直到七天之后尸体才被人发现。一个倒转时空也不能挽回的悲剧犹如谶言最终实现。不过这个结局,就像那个漫长的剧名一样,是史铁生对这部戏的设想,至于陆帕怎么想,去剧场里看了才知道。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