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同堂演绎经典 八方相聚共话团结

发布时间:2007-06-13作者:访问量:327

    5月23、24日,由我校培养的五代藏族话剧演员同台献艺的《喜玛拉雅王子》在上海大剧院隆重演出,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以及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府合作交流办、市文广局、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市政协、民宗委有关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我校领导贺寿昌、葛朗、韩生、刘志钢、孙惠柱陪同观看。
    培养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戏剧艺术人才,是上海戏剧学院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办学传统,体现了上海为国家民族团结和文艺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自1959年创办第一届藏族表演大专班以来,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上海戏剧学院共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了五届藏族表演班和三届藏族舞台美术班,还有编导、戏文等专业的戏剧艺术人才,共200余人,他们成为了西藏话剧影视艺术的中坚力量,为西藏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几届藏族毕业生排演的《文成公主》、《罗密欧与朱丽叶》、《松赞干布》等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电影《农奴》、《不准出生的人》、《红河谷》、《可可西里》等享誉影视艺坛。
    此次大型话剧《喜玛拉雅王子》的演出,正是一次上海戏剧学院培养藏族戏剧艺术人才的集中展示,届时,毕业和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五代藏族表演班学员将同台献艺,这既体现了藏汉民族的团结精神,也充分见证了藏族话剧事业的成长与发展。其中,索朗绕登(原西藏戏剧家协会主席、西藏话剧团前任团长、国家二级演员、在剧中饰老国王的鬼魂)是第一批西藏班学员;德庆卓玛(在剧中饰演狼婆)是第二批西藏班学员;多布杰(国家一级演员,在剧中饰演新国王克洛朗);洛丹(现任西藏话剧团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在剧中饰演波拉尼赛)是第三批西藏班学员;索朗仁次(在剧中饰雷桑尔)是第四批西藏班学员;目前在上戏就读的索朗卓嘎(在剧中饰女主角奥萨鲁央)等是第五批西藏班学员。
    我校客座教授、著名导演胡雪桦以莎士比亚经典名剧《哈姆雷特》的情节为素材,改编拍摄了电影《喜玛拉雅王子》。之后,在我校党委书记及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有关领导的创意策划下,他又将其改编成话剧,并出任总导演。话剧《喜玛拉雅王子》,演员阵容庞大,情节扣人心弦,服装、道具美轮美奂,舞蹈、音乐华美悠扬,尤其首创了不用任何实景,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在天幕上的三维反映来制造立体效果,达到了“光、景、人合一”,将舞台上呈现的古老文化与现代的高科技进行一次完美的融合。 我院进修生“加油好男儿”全国总冠军蒲巴甲的领衔主演也为话剧的成功上演加温不少。
    在两天的演出中,上海援藏干部及其家属、在沪工作、学习的新老藏族同胞、上海少数民族工作者数百人一同观看了演出,他们被精彩的演出深深打动,为在上海听到那熟悉的藏语感到亲切,为用藏语演绎的话剧登上上海大剧院而感到自豪,为藏族文化融入上海而感到欣慰。

    5月31日,在市民族联和我校统战部组织下,一个八方藏族同胞欢聚上戏、畅谈话剧《喜玛拉雅王子》、共话民族团结的座谈会在上戏佛西楼会议室召开。市民族联、科教党委统战处、静安寺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少数民族工作者、上海部分藏族代表人士、第五届西藏班文化指导员乔奇、刘子枫和话剧《喜玛拉雅王子》艺术总监张仲年、导演胡雪桦、主要演员索朗绕登、德庆卓玛、洛丹、索朗次仁、索朗卓嘎等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我校统战部长黄桂英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葛朗到会致辞。
    座谈会上,曾经和正在上海工作、学习的藏族朋友共同畅谈了观看话剧《喜玛拉雅王子》的感受。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大学教授雍丽说:“没想到在上海大剧院看到了家乡戏,既惊喜也很感动。《喜玛拉雅王子》的几代藏族演员演得真好,很有功力。舞美场景很时尚,运用了高科技,特别是剧中的音乐,一听到这音乐,就使我想起了家乡,十分亲切。我来上海多年,很少听到家乡音乐,第一次在上海看家乡戏。这说明上海海纳百川、藏族文化越来越融入上海。”市人大代表、卢湾区民族联副会长央金说:”我来上海几十年,演文成公主的上戏第一届学员与我是同龄人,我以前一直来上戏,看过几届藏族班学生演的话剧《文成公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次看五代话剧演员同演《喜玛拉雅王子》,倍感亲切。这戏演员好、布景好、服装号、音乐好。英国莎士比亚大家都熟悉的名剧,现用藏语来演出,台下的很多外国观众,虽听不懂说话、看不懂字幕,但看得懂剧情,说明上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一种创新。在上海大剧院,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听着用家乡话来演绎、反映远古西部高原藏文化深厚底蕴的历史画卷,倍感亲切,也使人激动。使我充分感受到西藏文化的进步。

图为中医药大学教授雍丽在会上发言

    导演胡雪桦说,拍藏戏找藏族演员很难,我从上海到北京、到西藏、全国找,总算找到了,演员们很敬业,演得很出色。这次上戏要把电影改编成话剧,我坚持要用藏语演,因为反映的是藏族文化,不能用汉语。这次公演后,很多外国同胞要请我们去演,卢燕老师也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台藏戏,可以到百老汇演出。

我校培养西藏人才纪实图片展

    西藏话剧团的几位老演员则共同追忆了当年在上海求学时情景: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传道授业、社会各界无微不至的关心问候、和汉族师生结下的深情厚谊;共同抒发了对党、对祖国、对培养他们的母校的感激之情;纷纷表示将来要以更多优秀的作品、杰出的表演回报党、回报祖国、回报母校,共建和谐社会。座谈会上,大家还就演出效果等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第五届西藏班文化指导员乔奇老人激情满怀,用一首小诗《人生》激励了在座人们。最后,座谈会在音乐学院藏族学生和西藏话剧团老团长索朗绕登深情的歌声中结束了,所有的人都感到,我们要加倍珍惜民族情谊,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各界友好人士合影

话剧《喜马拉雅王子》部分演员合影

(张洁撰稿  雨田摄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