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2时,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戏剧学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日本传统戏曲能乐工作坊”在我校新实验空间举行。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隈丸先生、副院长孙惠柱在工作坊上致辞,对工作坊的开展表示热烈欢迎,对其传播能乐历史,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工作坊上,来自日本的能乐大师金春安明先生为上戏师生就能乐的历史、服饰、音乐、舞蹈进行了详细的演讲与展示。同时,为使师生能进一步了解能乐,金春安明先生还现场邀请师生上台,传授能乐的基本动作,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工作坊上,金春先生不仅展示出高超的能乐艺术造诣,还对中华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演示时他不时地用上海话与师生交流,令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受益匪浅。
金春安明先生(左)现场演示能乐舞蹈
金春安明先生向上戏学生现场传授能乐基本步法与手势
讲演者介绍:
金春安明 KOMPARU Yasuaki
能乐师 金春流八十代宗师
社团法人 金春圆满井会 理事长
社团法人 日本能乐会 常务理事
1952年 出生于日本・奈良�奈良市
1959年 首次登台表演 兴福寺薪能《海天》子方
1961年 首次表演主角《猩々》
1971年 金春流能乐 美国、加拿大 巡回公演
1974年 表演《道成寺》
1976年 学习院大学日本文学系 毕业
1990年 金春流能乐 加拿大•蒙特利尔公演
1991年 重要无形文化财能乐(综合指定)保持者认定
2000年 在金春家里发见十六世纪的武将丰臣秀吉托金春流表演的《此春》的乐谱
2003年 表演《卒都婆小町》
2004年 重新表演古剧《橘》
2006年 继承 金春流八十代宗师
零距离接近“能乐”有感
05研 吴晓露
金春先生不仅是一位能乐宗师,更是一位语言文学的研究者,尤其对各地的方言,更是钟爱,他不仅会说普通话,还能说上海话。讲座一开始,他便解释因为时间关系,考虑到语言翻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便决定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在他的整个讲授过程中,在场的观众常常会因为他幽默的表述,而笑声不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丝绸之路”、“三大主义,八项原则”、“文革时期”等等,这样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也更加充分体现出金春先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金春先生和他的一位学生共同为大家表演了两段能乐,“高砂”和“杜若”,虽然在场的观众基本上都听不懂他们用日语所演唱的内容,但是在金春先生认真地讲解之下,大家仍然能够感受到被这种极具日本宗教意味的假面剧表演感染的气息。表演之后,金春先生在他太太和一位学生的帮助之下,为在场的观众展现了能乐演员服装穿着方法和人物造型的全过程,在装扮的过程中,金春先生一直在不停的讲解给各步骤以及不容忽视的各个细节,生怕遗漏了哪个环节,充分展现出金春先生对艺术认真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最后,金春先生请了现场的五位同学上场,亲身体验能乐演员的表演态势,让同学们用形体动作去感受作为一名能乐演员所特有的节奏和肢体语言。虽然,2个小时实在不足以让大家去完全了解一个民族所特有艺术文化,但相信他仍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有了一次真实视界里的触碰。
现场座无虚席
(撰稿/摄影/责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