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地区震灾的发生,使我们深感痛心;而党和政府对抗震救灾理念的进步和能力提高,则使我们在为受灾地区和人民感到难过的同时,又感到鼓舞。
美国《纽约时报》5月13日(即地震发生的次日)发表评论说:“相当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高级官员的快速反应,与当年应对唐山大地震有巨大的不同。”《纽约时报》是西方主流的媒体,历来对中国发生的变化有很苛刻的要求,但这次对我政府的反应却是实事求是的。
理念是一个人对事、对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对事、对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价值的体现。在唐山大地震时,中国还处于“文革”,对事的理念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对人的理念是以“敌我友”或“左中右”为标准,所以,那时的信息披露不仅迟缓而且虚假、模糊;所以,那时的某些高官反应是冷冰冰的“抹掉个唐山算什么”;所以,那时的政府对外态度是“谢绝一切外援,我们完全能够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园”……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包括对灾害的处理理念和反应能力方面内容在内的经验和教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1998年对洪水的应对和2003年对沙斯的应对以及今年以来对雪灾、手足口病等灾害的应对。
5月12日晚,即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党中央常委会就立即举行了紧急会议,认真商量了工作对策和预警方案,迅速成立了以温总理为总指挥的领导小组;随后,温总理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灾区,在第一时间把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全国人民的关心送倒了灾区人民心上。政府各部门、解放军各部队、全国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医疗队纷纷开赴灾区、救灾物质批批运往灾区、赈灾捐款源源汇入灾区,一个伟大的抗震救灾活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声势浩大地开展了,一个众志成城的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奋起的浪潮汹涌澎湃、席卷而来!
在这场斗争中,我们被抗震救灾理念的进步所打动:
抗震救灾理念的第一要义是:救人要紧!“只要有一线生存希望,就要尽百倍地努力救人”。救人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当我们看见一个个受尽苦难的身体在一双双血手的挖掘下“破土而出”时,当我们看见一个个身强力壮的解放军战士在跋山涉水冲向危险地带时,当我们看见一个个披星戴月的白衣天使在用出浑身解数抢治伤员时,温总理那充满热情的讲话情形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心中升腾起一种力量!
抗震救灾理念的核心要义是:信息及时披露、让广大民众对灾害有充分的了解、让救援力量有必备的提防、让受灾群众有应对的主动!信息社会,如果没有及时的信息沟通和对称机制,是要出现混乱的、是要被错误势力攻击的、甚至是要被阴谋集团颠覆的!承认困难、袒露真相,是有力量的象征和体现;揭示解决困难的路径和方法,善于把各种不利因素通过我们的工作转变为更有利的因素,就是我们当前的追求和目标。军民鱼水、干群甘苦、各地相连,交织出了一幅生动的、恢弘的、史诗般的民族抗灾赈灾画面!
抗震救灾理念的本质要义是:镇定、冷静,团结、发奋,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领导,通过救援大军的抢险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只要还有双手,新的家园就能够在我们手中出现!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总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有些邻国出现地震等灾难时,国民在大街上露宿、在饥饿中等待、大家的反应很沉着很冷静,我们心里就会滋生佩服的情绪;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也要沉着、也要冷静、也要让世界佩服我们的时候到了。灾难降临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在灾难面前,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就目前已经披露的信息看,无论当地的干群还是救援的军民,领导的指挥是果敢的、救灾的表现是镇定的、抗灾的局势是平稳的,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教训、经验更是全面的和系统的。
中国抗震救灾理念的进步,给世界一个震惊,给国民一次教育。(撰稿、编辑: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