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齐聚红楼209教室,共同参加由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办,研究生会、紫藤学社承办的“2008年首届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紫藤学术论坛”。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教授、原副院长张仲年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宫宝荣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生泉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俞振伟教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教授出席论坛并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亲切交流。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紫藤学术论坛”是一个完全由我校在读研究生策划、组织的,立足本院、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的前沿学术论坛。旨在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学术盛会集中展示业界精英、专家学者最新学术成果,同时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交流的平台,鼓励新颖观点,激发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
本届研究生紫藤学术论坛以“传播 • 表达 • 沟通”为主题,作为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得到了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和上海戏剧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论坛评阅委员会成员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学科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专家担任,论坛的学术水平和业界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届论坛面向全国高校征集论文,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十多所知名高校在读研究生的广泛参与,共收到论文30余篇,其中博士论文3篇。论文内容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历时一天的论坛中,15位篇论坛入选论文作者代表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专家、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在对话与碰撞中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项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最终,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刘超、东北财经大学的朱琳、华东政法大学的徐红共同撰写的论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面子文化”在人际沟通中的差异》荣获本届论坛“最佳论文奖”。我校研究生迟煦、衣凤翱撰写的论文分获二、三等奖。
论坛结束后,专程由北京赶赴上海参加论坛的中国传媒大学戏剧理论与电视艺术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张康同学表示,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紫藤学术论坛充分激发了广大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热情,增强各高校的交流与联系,有效提升和培养了研究生科研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校间营造了一个思想碰撞、学术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文/小锁 图/徐晔 编辑/雨田)
图为研究生部主任宫宝荣教授致开幕辞
图为我校研究生迟煦在论坛上发言
图为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