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新闻发布会在我校虚拟实验室召开,主持工作副院长韩生、党委副书记楼巍,宣传部长张生泉、演艺中心主任王履伟、该剧导演刘志新,以及静安区文化局局长施文斌、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副理事长郑培光和《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出席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宣传部长张生泉主持。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为韩生副院长、楼巍副书记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会议首先由与会领导及该剧导演向媒体记者们介绍了《岁月・1978》的创作、排演及布展情况;接着,记者们又兴致勃勃地实地参观了该剧的排演布展现场,纷纷表示出对该剧的浓厚兴趣。(文/子鱼 图/雨田 编辑/子鱼)
>>>>新闻背景: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上海静安区文化局出品,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主办的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将于9月9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开展。
《岁月・1978》是带有装置艺术色彩的情景体验式展览剧。第一部分为展示廊――《时光隧道08-78年》,主体为从2008年至1978年国家重大事件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示;这里我们将会看见,党和政府每一次大政方针的运筹帷幄,都牵动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第二部分为情景展演――《我们的1978年》,是展览剧的中心部分,以场景、人物、动作、事件、音效和情感组合成1978年上海弄堂――福康里的原生态生活事实,接受观众近距离的审视、参与和互动,在这里我们将会重温,妈妈石库门梦中的童话怎样变为美丽的现实。第三部分为图文展览――《过往和现实30年》,包含策展和参展双方三十年前后生活的对比,其中既有情景展览剧中人物的成长历史,也有策展和创作人员的生活变迁经历,同时,还向观众现场征集三十年来人生变化的真实数据,使展览剧的主页信息不断刷新。
《岁月・1978》力图营造一种“恍若隔世”的氛围,以求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回溯三十年,触动人们潜意识中对于那个年代真实的记忆,审视在时代浪潮的汹涌波涛中自身和民族的变革腾飞,回顾并不遥远的过去对每一个生命的精彩锻造。本剧的创作、排演过程,是一次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民族发展艰难而又辉煌历程再感受、再体验的过程,是对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明天继续充满希望和期盼的过程。置身其中,可以阅读审视的神州风云、可以联想触碰的寻常家事,映照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历史轨迹。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可称为伟大的年份:一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一是1978年,进入了新时代。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走进1978年的福康里,猛然发现,原来我们的记忆竟如此脆弱,当那些历史的场景迎面扑来时,居然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而从记忆深处悄然漏掉的那些历史细节,或许是人们最应该记住的岁月皱折。正因为如此,行走在历史的河床中,1978年的福康里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曾经的一砖一瓦,一笑一颦,似乎都在坦然地告诉人们:30年成果来之不易,改革开放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呼声。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再过30年,福康里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
通过此剧的展览性演出,观众会切身体会到:我们坚持的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下去,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相信这次演出能为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做出有艺术特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