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韩生在2008-2009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8-09-10作者:访问量:13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在这个金色的收获季节里,上戏又迎来了新一届同学,也迎来了第二十四个教师节。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2008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祝贺你们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光荣一员!向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祝贺!
    刚才,我们向从事戏剧教育事业五十年以上的老教师颁发了证书,使我们大家感受到学校的历史重量。我们学校之所以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正是一代代上戏人共同打造了这一品牌,在这里,我们向上戏的老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在座的还有来自台北国立艺术大学的学务长(副校长)詹惠登教授,学校将聘请他担任舞台管理专业的客座教授工作,同时也建立两校的合作关系。让我们向詹教授表示欢迎和感谢!
    今年的新生中有38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在表演和戏剧文学专业学习。这是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项目,让我们向来自祖国边疆地区的同学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
    2008级新生共有572人,其中本科生497人,硕士研究生60人,博士研究生15人。同学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云南、四川、陕西、河北、浙江等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瑞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的专业有:戏剧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戏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曲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编导、艺术教育、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专业涵盖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三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和外国戏剧史论、表演与导演艺术研究、舞台设计与演出史研究、人类表演学、视觉文化、西方戏剧文化研究、创意学等。
    大家来到上戏,成为了上戏大家庭的新成员。作为上戏老成员,有责任向新上戏人介绍一下这个大家庭的情况。
    首先,要介绍一下学院的外部大环境。上戏目前正处于非常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机遇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任务;
    机遇之二:国家创新人才战略,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
    机遇之三:上海高等教育走创新型、开放型和特色型内涵发展道路,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特色院校的目标任务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工作资源。
    然后,介绍一下学院的基本情况。
    基本数据在这里不必作具体介绍,如3个校区、10个院系、11个专业、27个专业方向等,以及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亚太局总部等显性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这些在校园网和网站都可以查阅。
在这里主要让大家知道学院最重要的基础资源,概括起来有三点:1、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学术地位;2、上海城市背景给学院带来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精神;3、演艺类综合艺术学科群造就的丰富的艺术教育学科资源和环境。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最重要的高等艺术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艺术教育的“第一方阵”。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几代师生秉承勤奋进取、开拓创新、求真求美,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围绕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艺术专门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中国和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取得了大批艺术创作和科研成果,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将我院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美国朱丽亚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戏剧学院确立为戏剧专业示范学院。上戏和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流合作,与世界上十余所艺术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院承担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培养国家级艺术创新人才。
    第三,大家来到上戏大家庭,需要做好那些准备。
    同学们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四年之后,我会是怎样的状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这里,我们要提出对同学的期望和建议:
    四年之后,当同学们离开校园时,应该达到这样的状态:
    一、建立起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意识
    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端钧剧场边上矗立着的上戏校歌的歌词,这是由田汉先生亲自撰写的。这首词充分地表达了上戏创始人用戏剧教育来启发民智、培养能够真正为中国平民百姓服务的艺术家的初衷。因此上戏自诞生之日起就和时代、和人民血脉相连,和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上戏精神的重要内涵。
    二、具备了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包括国际的文化视野、开放的艺术观念、扎实的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的精神
    21世纪是创意的世纪,青年更是创造力勃发的阶段,艺术则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之一,你们处在这养三个交汇点上,可以迸发出原创力的耀眼火花。戏剧本身就是群体创作,我们学校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合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的必修课,沟通和协作应该是我们学校的优势,同时也将为你们今后跨出校门积累重要的基础。
    三四年其实很短,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希望大家格外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尽量让自己的学习生涯少留一些遗憾。
    三、建立创业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就业的压力不是到了毕业的那一天才突然降临的,其实从你们一踏入学校开始就存在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热潮的兴起。看看其他专业,也会发现类似的趋势。比如,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几十万金融从业者,这个量很大。但对上海二十多所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但却存在不小的就业困难,这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一个悖论。和以往计划经济时期上学时就已经有岗位相对应的情况不同,中国大学毕业生今后的岗位是要自己创造的。请注意,这也是全球性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机构或个人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1999年4月在首尔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供了一个数据,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 “核心能力”之一。
    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建立自信,文化发展的巨大空间会给大家提供用武之地,这需要我们以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去抓住这个机遇。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树立起崇高的人格,摒弃狭隘的小我的自我实现观念,将自我的发展建立在一个大平台上,就是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文化事业的做出贡献的精神追求,从中也获得高境界的快乐。同学们要成为未来的行业中坚、社会精英。
    前天的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美国中学生总统奖获得者与中国学生互动,一个中国学生问道:美国是讲个人主义的国家,你们如何处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关系?一个美国学生答到: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两者是一致的。另一个美国学生说,我们要对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个中国学生说,看来你的境界比我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
    我们学院是国家文化部和上海市共建院校,这使我们具有双重的优势,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环境和政策资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任务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有利支撑。
    作为学院的主办者,学院将继续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在艺术考试热潮中,学校基本保持了理性的办学规模,今后的招生规模会进一步缩小。这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限制,大家已经感受到住宿条件的拥挤。学院的办学条件已经比从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从硬件到软件,设施到管理。全校会做出进一步努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更重要的是保持学院的引领地位,使学院走出去的人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艺术大家,在众多艺术院校中形成层次上的错位,引领创新,建立标准,保持上戏品牌的含金量,这是我们要承担的国家任务和社会责任。
    学校一定勤奋工作,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请同学们充分理解和支持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诚心和努力,大家共同用实际行动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明天就是第24个教师节。上戏的老师们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为推动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提议,在座的同学用最热烈的掌声祝全校教职工节日快乐!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预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