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专稿】《托起明天的太阳》成功献演

发布时间:2008-10-13作者:访问量:130

    10月11日晚7点30分,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上演了来自复旦大学复旦剧社参加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参赛作品《托起明天的太阳》。该戏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为背景,讲述了复旦大学三位研究生到宁夏支教的故事。他们怀着改变山区落后教育面貌的雄心壮志来到宁夏,在目睹了很多无奈的现实、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他们更真切地了解了宁夏人,感受到了大西北人的之气和坚韧。在对宁夏师生由同情转为敬佩的同时,三个支教生的人生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记者在与剧组同学交流时了解到,这出戏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上海演出了,演员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批演员了。早在2003年,该戏就在上海各大高校巡演了20余场,为国家宣传开发西部,号召青年学生投身西部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他们还在共青团中央的安排下赴北京清华大学演出,盛况空前。令人感动的是,剧组里的演员中就有曾身体力行赴宁夏支教一年的同学,他感言正是这出戏令他义无反顾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迄今,复旦大学已经成功地选拔了十批学生赴宁夏西吉南部山区开展支教和扶贫工作,成为了上海高校学生赴西部支教的一个缩影。
    演出的感染力很强,在巨大的黄土地的景片下上演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贫困与艰苦。那里距离我们十分的遥远但是却又那么地真实。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恶劣自然环境里,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演员们的表演很质朴,但正是这种带有着西北粗粝的黄土地气息的表演感染了全场的观众,到动情处忍不住落下热泪。
    本次演出的演员来自复旦大学各院系,无论是从刚入学的新生还是研究生各个年级都有同学参加了演出。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能够在一生中有幸参来到西北参加支教工作只是一个梦想,但是从青年志愿者计划里体现出的这种乐于付出、尊重他人、关爱坚守的精神却时时处处感动着我们。愿这种精神不但能托起明天的太阳,同样能托起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图文/郑毅  编辑/雨田)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演出剧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