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会暨《形势与政策》课恢复开课仪式

发布时间:2008-11-15作者:访问量:114

    我校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会暨《形势与政策》课恢复开课仪式于11月13日、14日先后在华山路校区和莲花路校区举行。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生泉主持了两校区开课仪式,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窦晖做了“历史从这里开始转折��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30年”的专题报告。公教部副主任陈敏、学生处副处长徐咏、团委书记陈云率有关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出席了仪式并在听取了窦教授课程基础上进行了集体备课。
    窦晖教授报告第―部分主要讲了在中国历史转折关头,破除“两个凡是”,恢复了马列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理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斗争不是书斋里的哲学之争,而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一场搏斗。人们的思想从“两个凡是”束缚下解放出来,其释放的能量是无穷尽的,这是有决定意义的。第二、第三、第四部分讲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80年代我们的三大任务:现代化建设,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祖国统一大业。而要实现新任务,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转变已是刻不容缓。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内外发展战略宏图基本绘成。这个战略宏图的灵魂就是八个字: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第五部分就是在讲三中全会内容。师生们听了报告后,普遍反映良好。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报告史料丰富、论证严密、视角开阔、立意深刻,值得我们好好消化、理解,是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年活动的极好教材。
    早在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社科(1998)6号文件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列为大学公共必修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等文件的精神,经过校党政领导研究决定,由宣传部牵头,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公教部三部门共同恢复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校始终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这门课一度没有正常行使。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迫切需要这样的课程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恢复行课也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课程采取报告会、专题学习和讨论等形式安排学习,保证每学期有一定学时。我们决心,在党委领导下,在教师们的努力下,经过各院系辅导员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把这门课上好。(图:华东、剑龙;文、编辑:白水)

图为华山路校区行课现场

图为莲花路校区行课现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