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戏文系利用双休日在综合楼201会议室召开“博士学术建设行动计划”专题会议,就戏文系的学术建设作出部署。
在系主任陆军的主持下,戏文系八名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济济一堂,共商学术建设大计。陆军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缘由与指导思想。他说:到系里工作以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戏文系有优厚的学术资源,有全国顶尖的品牌教授,但是,岁月不饶人,若干年以后,当老一辈学者、专家、教授退下来后,戏文系能否依然保持自己在全国的学术优势?换一句话说,在学术高度、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上,我们年轻的一代能否赶上甚至超过前辈?这既是一个检验戏文系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关乎戏文系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在以“一师一招”的方式调动全系老师重视学术建设积极性的同时,根据全系有八位博士,四位在读博士生这一有利条件,企图进一步努力挖掘这一笔宝贵的优质学术储备资源,通过整合,聚焦,力求有序,有为,以打造戏文系明天的学术高地,反过来又为教学服务,加快“出人,出戏,出论”的步伐,这既是系领导的份内之事,也是全系教师共同的责任担当。
会议指出,从现在开始,全系八位博士应该做到“四个明晰”,即明晰自己的学术形象,明晰自己的学术定位,明晰自己的学术责任,明晰自己的学术目标。并提出了“博士学术建设行动计划”分三步走的方案,即“一年定位,三年计划,五年目标”。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潜心做学问,耐得住寂寞,才能出得了成果。实施重点在于,第一,系里设法组织和创造全系博士在公众以及媒体视野亮相的机会,以打造全系博士群体的学术形象和品牌;第二,系里组织力量,与博士们一起商讨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以及学术方向,以改变部分博士目前学术形象模糊、研究方向不明的现状,使其“术业有专攻”,能获得在某一学术领域长足的竞争力;第三,每位博士制定相应的学术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计划和步骤,以期在三五年内能拿出有份量的学术成果。同时,系里也将为博士的学术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与机制保障。
会上,汤逸佩、刘明厚、厉震林、刘庆、徐煜、沈亮、高城、刘艳卉等八位博士一致认为,“博士学术建设行动计划”有前瞻性,有可操作性,对于自身的学术建设和全系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举措。与会博士一致表示近期内将认真思考,尽早交出各自的“学术计划”。现场就有多位博士表示将在中国戏曲史、戏剧美学、教育戏剧、戏剧管理、现代戏剧写作等领域深入研究,潜心耕耘,争取早日在学术上获得新的话语权。(文/奚文)
在系主任陆军的主持下,戏文系八名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济济一堂,共商学术建设大计。陆军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缘由与指导思想。他说:到系里工作以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戏文系有优厚的学术资源,有全国顶尖的品牌教授,但是,岁月不饶人,若干年以后,当老一辈学者、专家、教授退下来后,戏文系能否依然保持自己在全国的学术优势?换一句话说,在学术高度、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上,我们年轻的一代能否赶上甚至超过前辈?这既是一个检验戏文系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关乎戏文系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在以“一师一招”的方式调动全系老师重视学术建设积极性的同时,根据全系有八位博士,四位在读博士生这一有利条件,企图进一步努力挖掘这一笔宝贵的优质学术储备资源,通过整合,聚焦,力求有序,有为,以打造戏文系明天的学术高地,反过来又为教学服务,加快“出人,出戏,出论”的步伐,这既是系领导的份内之事,也是全系教师共同的责任担当。
会议指出,从现在开始,全系八位博士应该做到“四个明晰”,即明晰自己的学术形象,明晰自己的学术定位,明晰自己的学术责任,明晰自己的学术目标。并提出了“博士学术建设行动计划”分三步走的方案,即“一年定位,三年计划,五年目标”。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潜心做学问,耐得住寂寞,才能出得了成果。实施重点在于,第一,系里设法组织和创造全系博士在公众以及媒体视野亮相的机会,以打造全系博士群体的学术形象和品牌;第二,系里组织力量,与博士们一起商讨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以及学术方向,以改变部分博士目前学术形象模糊、研究方向不明的现状,使其“术业有专攻”,能获得在某一学术领域长足的竞争力;第三,每位博士制定相应的学术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计划和步骤,以期在三五年内能拿出有份量的学术成果。同时,系里也将为博士的学术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与机制保障。
会上,汤逸佩、刘明厚、厉震林、刘庆、徐煜、沈亮、高城、刘艳卉等八位博士一致认为,“博士学术建设行动计划”有前瞻性,有可操作性,对于自身的学术建设和全系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举措。与会博士一致表示近期内将认真思考,尽早交出各自的“学术计划”。现场就有多位博士表示将在中国戏曲史、戏剧美学、教育戏剧、戏剧管理、现代戏剧写作等领域深入研究,潜心耕耘,争取早日在学术上获得新的话语权。(文/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