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毕业大戏《弗兰克五世》在端钧剧场隆重上演,为寂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们用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师生和社会人士前来观看。我校领导楼巍、韩生、孙惠柱等同志相继前往剧场观看演出,并与演员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
在不断探索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人才、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的大前提下,继续教育学院将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体系?记者在演出的间隙采访了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马麟鸿老师。
马老师表示,其实继续教育学院的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要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相当于本科四年的学习量,这就要求学生们付出成倍的努力。而且学生当中不少还需要协调好家庭与学习、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两年的学习压力对他们来说强度可想而知。但是他们的刻苦与努力让不少任课教师为之感动。同学们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尽管有一些同学原来并不是学习这一专业的,甚至有一些是怀着对戏剧的热爱而来读专升本的,这种学业的压力恰恰也给予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再加以老师的严格教导,很多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展示出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比如我们培养的一些在读学生的作品已经在CCTV公映。这一切说明我们平日的教学投入有了产出。
在谈到继续教育学院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时,马老师认为在符合上戏的大方向也符合自身的定位的总体目标下,继续教育学院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就是为艺术类人才的再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平台;另外一个方面,为丰富社会人士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前面一个方面是相较于专业人才而言,后者则是为大众文化层次的群体提供精神消费,文化消费。下一步我们将从自身的教育改革上,定位培养一流的应用型的人才。从上戏的成人高等教育之前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加明确地提出这样的标杆,这和上戏“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教学上的要求我们则更多的倾向于实际的作品,学生的毕业创作或者毕业设计应该是实际的创作而不是模拟。一味模拟,那就没有价值,禁不起考验。实际的创作不仅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才能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在教学的改革上,继续教育学院则着重强调文艺作品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经得起社会的考验,更多地应该走出去面向市场,面向最广大的老百姓,老百姓能够看懂,能够理解,能够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艺术享受。
另外,我们尽可能的会给每一个在校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说,我们这次演出《弗兰克五世》,不仅有导演系的同学参与了演出,也有其他班同学的积极参与。形象设计是由继续教育学院06设计班的同学一手操办完成的,整个演出基本上都是由各个系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的。在我们其他的一些演出中也有表演系本科班的同学参与,效果相当好,希望在以后继续教育学院同学和本部同学有更多的互动和更好的交流。
整体而言,继续教育学院对平日的教学管理要求严谨,教师配备要求非常高,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学,怀着对戏剧的热爱前来,带着学习的成果离去,希望在学校这几年的学习可以为它们增添更多的生活背景元素,在自己的舞台上闯出一片天地!马老师最后如实总结道。(文/学生记者团 刘飞 图/郑毅)
图为《弗兰克五世》剧照
[面对面]访《弗兰克五世》导演卓鉴清老师
记者:卓老师,我们知道《弗兰克五世》是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且是一出喜歌剧,并非话剧,而你们现在是他做成了话剧,那么你作为总导演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戏的呢?
卓鉴清:其实这个戏是以前上戏毕业的校友韩杰改编过的剧本,他毕业那年原本是要这个戏的,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做出来。所以事隔几年后我就想到了做这个戏。当然做这个戏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可是在这07导演专升本这个班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是亲眼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的,这个过程他们非常努力,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学习非常的主动,在挣得韩杰的同意后,我们就决定像既然要做就要做一个大戏,我们在韩杰改编剧本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我们的元素。
记者:据了解,出戏是进行分场导演的,一共分成了九场,三个或者两个同学负责导一场。这样做固然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可是到最后你作为总导演要把这九场连起来的时候,你如何使得这九场戏很好的连接成一个整体呢?
卓鉴清:相当的棘手啊。因为每个人对戏的理解都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风格的不一样。当我第一次给它们进行连排的时候,我就傻眼了,几乎是找不到可连的接口。于是在在保留每场导演灵魂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总体性的磨合,不断地连排,不断地改进,找到较好的接口点。我们几乎是每演一场都有改动,因此这个戏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的。
记者:卓老师作为07导演专升本班的班主任,那么你在这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是怎样来要求你的学生呢?作为继续教育学院这样一种办学模式跟普通本科班相比,在教学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卓鉴清:我对我的学生要求很严格的,我们几乎每次寒暑假都只有两个星期。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在两年内完成普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内容。当然,这样的学习量是非常大的。好在这些同学们学习都非常的主动,积极。我最感动的是每次回课他们都做得非常好,我还没有来之前,就把所有的景都布好了。还有就是作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不仅是要在课内把专业做好,课外的实践对他们来说是尤其重要的。我很欣慰的是,它们很多人在外面都做得很好,很多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采访后记:我们采访后得知,这次参加《法兰克五世》演出的同学既担任表演任务,同时也是各个分场的导演。由于是不同的同学担当分场导演,所以最后大家为了使全剧风格统一,又进行了调整,务求整体上的协调。
这次毕业大戏的剧本改编就用去了两个月的时间,继续教育学院07导演专升本的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精益求精。例如对于结尾的设置,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到底是按照原著里的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弱点,还是遵循中国式的审美取向,偏向大团圆的结局。最后,同学们采用了前一种结尾,因为他们希望演出是尊重原著的,有深度、有启迪、能够使人思考,而非商业演出的模式。(文/学生记者团 饶俊 编辑/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