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记者 龚冉)国际戏剧协会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的重要活动———中国优秀剧目展演,将轮番与戏迷见面。昨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孔门弟子》在厦门艺术剧院隆重上演。这场戏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别出心裁,在演员上也很特别:戏中孔子的三位学生,其实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家:保加利亚、美国和中国。
该用哪个剧种来定义《孔门弟子》呢?按理说,它应该是京剧的折子戏,但剧中的对白,可是十足的白话文呢,保证人人都能听得懂,一板一眼的京剧唱腔还是挺有中国味儿的。不过,演员时不时冒出的几句英文,还是让人们大感新鲜。
总的来说,这个戏曲系列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戏曲形式与现代人的理念结合起来,在形式上采用戏曲风格化、程式化的方法,聚焦于3个可爱但还不成熟的虚构的弟子形象,制造出有趣的戏剧情境,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舞台呈现,来展示和弘扬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和智慧。简单地说,这部戏让“生、旦、净、丑”来体验孔子思想,用“唱、念、做、打”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3个主要人物,即孔子的3名弟子,分别来自保加利亚国家戏剧电影学院、美国剑桥公学、上海戏剧学院。让两名外国人掌握地道的中文,进而唱出字正腔圆的京剧腔调来,难度可想而知。不过,看到昨天他们在台上的精彩演出,谁也想不到他们居然是外籍人士。演员们夸张却分寸得当的表演,韵味十足的京剧唱腔,很自然地让儒家提倡的礼仪、仁爱、团结深入人心,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表演让观众意犹未尽。
据该剧总编导、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介绍,这部剧是上海戏剧学院和国际剧协文化教育部合作项目。当晚演出的四折戏由上海戏剧学院、保加利亚国家戏剧电影学院、美国剑桥公学联合完成。这是此次戏剧大会唯一有外国人参与演出的剧目。演员中有国家一级演员,也有大学生、中学生,他们一起呈现了一场由中文、英语、保加利亚语组成的戏剧。接下来,他们将会带着这台剧到众多大、中、小学内演出,也可能改编成电视剧和动画片。(本网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