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访美演出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11-11-09作者:访问量:222

        2011年10月16日上午,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等十五人组成的上海戏剧学院《孔门弟子》演出团队启程赴美国,进行为期十四天的访问演出。此次演出团队由戏曲学院、戏剧文学系的师生组成,演出地点分别是美国布朗大学、波士顿剑桥公学和纽约州立大学。上戏演出团队经过20多个小时的旅途奔波,于美国当地时间10月16日晚抵达罗德岛,这是美国最小的一个州,著名的布朗大学所在地。
        布朗大学是世界闻名的“常青藤联盟”的成员,同属该联盟的均为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布朗大学创办于1764年,是美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名牌私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文理科专业研究水准均居世界前列,并以崇尚自由式教学而著称于世。布朗大学将2011—2012学年列为“中国年”,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有关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此次布朗大学“中国年”组委会专门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孔门弟子》前往演出,并作为“中国年”一项重要活动提前予以充分的宣传,校园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孔门弟子》的演出海报。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世界著名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校友蔡国强,在布朗大学新艺术大楼举办他的作品展。
        10月17日上午,《孔门弟子》演出团队的所有成员前往布朗大学利兹剧场,为当天晚上8点的第一场演出作准备。在利兹剧场,布朗大学戏剧与人类表演学系主任Rebecca Schneider教授对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派专人协助此次演出的准备工作。
        此次访美演出的《孔门弟子》系列剧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比武有方》、《三人与水》和《巧治贪官》。总编导孙惠柱、郭宇,导演宋捷、吴文聪,艺术指导吴小钧、汤逸佩,演员阵容是历次《孔门弟子》演出中最强的,王立军扮演孔子,王立军、朱玉峰、赵群均为国家一级演员,此外还有青年教师秦浩,学生王建帅、高挺、张前仓、杨媛,青年教师何群担任司鼓。利兹剧场是一个专业小剧场,三面观众席,中间是演出场地。剧组成员各司其职,进行了认真的彩排,同时根据演出环境的特点,对演出过程中的某些调度进行了新的设计,如将司鼓的位置安排在幕墙正中靠后的地方,从视觉上予以突出。由于何群一人包办了京剧表演中原本需要四个人的伴奏工作,他的现场动作非常具有表演性,与演员的表演既融为一体,又相得益彰。从现场演出的效果来看,这个调度非常成功。
        在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观众已陆续前来利兹剧场门口等候。进入剧场后,没多久,观众席就座无虚席。观众大多为布朗大学的师生,也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整个剧场气氛很热烈,但井然有序,看上去他们都对此次演出充满期待。在演出之前,布朗大学戏剧系主任Schneider教授主持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布朗大学“中国年”组委会负责人、物理系谭崇义教授首先致辞,他简要地阐述了布朗大学举办“中国年”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对前来参加“中国年”活动的上海戏剧学院《孔门弟子》演出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演出圆满成功。随后,孙惠柱教授简要介绍了《孔门弟子》的创作情况,特别强调“言传身教”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往往是以教育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孔门弟子》系列剧的故事始终围绕孔子和三个弟子展开,其用意在于彰显中国文化先贤的这种“言传身教”传统,同时也为将来作为教育戏剧进入学校课堂演出提供模版。孙惠柱副院长还饶有兴趣地出了一道题,问观众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文化,有一个教师回答:智慧,全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孔门弟子》在布朗大学演出两场,整个演出非常成功。尽管此次赴美演出的演员不多,但京剧行当可谓齐全,表演形式上做、念、唱、打均有体现,且比例合适。剧情上三个单元穿插运用悲剧、喜剧、正剧的元素,使每位演员都有一定的施展各自行当特色的空间,使得演出形式简洁而富有变化。加上几个主要演员均有扎实的表演功底,整场演出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吸引力。像《三人与水》的故事寓意简洁明了,外国观众都能看懂,然而表演层次非常丰富,尤其是三人抬水的表演,形体夸张而不失其美,寓意、动作、音乐、鼓点配合默契,又能相得益彰,充分表现出戏曲表演的独特魅力,演出时效果非常好,观众席不时传来笑声和掌声。
        两场演出结束后,都有许多观众留下参加与演员的互动,其中有不少布朗大学的资深教授。在此次演出的《孔门弟子》三个单元中,《比武有方》和《三人与水》所提出的人生难题,给孔夫子展示自己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契机,但剧作者并没有将孔夫子的意见作为唯一的定论,剧中对立双方的观点直到结尾也没有给出带有明显褒贬色彩的答案,以此来激发观众的思考。整个互动由孙惠柱教授主持并担任现场翻译,在互动中,观众表示《孔门弟子》的表演形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积极提问,许多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体现出布朗大学受众群体深厚的学术背景,孙惠柱、郭宇和演员们一一作了回答。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涉及面很广,但是,所有的讨论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中国文化。互动结束,等大家回到宾馆,已是子夜时分。
        10月18日中午,布朗大学“中国年”组委会在教师会所宴请上海戏剧学院《孔门弟子》剧组全体成员,作陪的还有布朗大学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布朗大学的谭崇义教授和孙惠柱副院长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接着,布朗戏剧与人类表演学系主任Schneider教授和上戏戏曲学院郭宇院长代表两校互相赠送了礼品。整个宴会充满了友好轻松的气氛。布朗大学风景优美的校园,古朴典雅的建筑以及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布朗大学“中国年”组委会对上海戏剧学院《孔门弟子》的演出给与高度的评价,负责人谭教授专门给系主任Schneider教授发了致谢信,感谢她邀请和组织了上海戏剧学院“如此美丽的访问演出”,称这次“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精彩至极,它是至今为止布朗大学‘中国年’活动中最耀眼的亮点之一”,并向所有参与创造这次成功演出的人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10月19日上午,上海戏剧学院《孔门弟子》演出团队结束了在布朗大学的演出,乘车前往访美演出的第二站,波士顿剑桥公学。(文、图:戏文系    编辑:榕树)

图为《比武有方》剧照

图为《巧治贪官》剧照

图为演出结束后孙惠柱副院长与现场观众交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