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公学是一所在美国颇具声望的私立寄宿制高中,其毕业生几乎全部能够考入自己首选的大学。该校早期因位于与波士顿市区隔着查尔斯河的剑桥地区而得其名,这一带是全美,乃至全球著名的大学城,集聚着包括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60多所大学,所以剑桥公学也被人视之为是哈佛附中,其创办人一百多年前办的一所女子学院现已是哈佛的一部分。后来为了适应发展,学校迁至距离市区
如果说,《孔门弟子》在布朗大学的演出更多是在学术层面的交流;那么,这一系列剧在剑桥公学的演出,则是借助京剧这一艺术形式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以此推动中美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在这方面,该校有着良好的基础与环境:校长女士一直对中国怀有友好的情感,学校不仅有近二十个来自大陆的学生,还聘有好几位华人教师,师生中不少人都会简单的中文;戏剧部主任杰弗里是上戏在读的博士生,而他的学生又曾跟上戏派出的老师接受过戏曲艺术基础训练,还参加了今年九月在厦门举行的国际剧协世界大会和上戏举办的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与上戏演员同台演出过《孔门弟子》。难怪当我们的演员一走进剧场,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原来是在上戏短暂“留学”的洋弟子向他们的师傅致敬,双方又是拥抱又是夹杂着中英文的问候,冷不丁比划一个身段,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
《孔门弟子》在剑桥公学由中美双方联合演出:以戏曲学院的《比武有方》做为开场,中间一折是由剑桥公学学生演出的《永春酒·美人计》,该剧仍以孔子师徒四人寻访游学的方式来贯穿。孔子遭丞相囚禁,子徒潜入牢房,孔子告知发现奸相害民真相,并令其设法营救众难民。秦冉扮女装用酒灌醉丞相,将孔子与难民救出。该剧也是由我院的博士生韩鼎赢编剧,而唱腔设计以及走场音乐则是由该校来自台湾的李老师所设计,她也是乐队指挥和长笛伴奏。其音乐带有明显福建与台湾的特色。乐队全是由该校学生组成,中西合璧。压轴则是戏曲学院的《三人与水》。四场演出的观众各不相同:第一场是周边中小学学生、第二场校庆典礼的祝贺演出、第三场是参加校庆的各方嘉宾、第四场是该校学生及其家长。这一组合的形式大受欢迎,尤其每一次的谢幕时,当中美演员携手致意时,剧场总是掌声和欢呼声交织成一片,经久不息。这一传帮带的过程是传授中华文化以及艺术的最有实效的方式,美国的小演员们不失时机地学习中国老师们的一招一式,而我们的师生还帮助他们如何勾脸化妆,如著名花脸一级演员朱玉峰老师教会在剧中饰演武将的演员三种不同的勾脸图案。这一过程也是最能有力地激发美国人民学习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积极性,有一位学生家长在演出之后跑到后台找到戏曲学院的郭宇院长再三要求让她的孩子参加下一次在上海举行的戏剧夏令营,还有一位小演员在谢幕之后与自己父母相拥而泣。
在波士顿期间,剧组全体成员参观了哈佛大学校园,并游览市容。孙惠柱与郭宇还与伯克利音乐学院就合作交流一事进行了会晤。
图为排练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