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是我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及时抓住“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机遇,科学制定“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是时代对我校提出的要求。
为此,教务处在制定上海戏剧学院“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过程中,在前期各院系教材、课程规划和近年来教材建设情况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在黄昌勇副院长的带领下,对各个院系逐一调研,针对不同院系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与各院系主管教学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起探讨课程与教材建设之道。
通过不同院系的走访调研,各院系今后建设的重点也相对明确。例如表演类课程,虽然表演教材相对难做,并且对表演教学目的是否能直接告诉学生有争议,但是对教材的存在却是确定无疑的,教材形式可以多样性,视听和书面均可;舞蹈类课程的教材,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做出我校的特色;戏曲类教材则要注重挖掘、整理和科学提炼;公教部课程可以在改革的基础上规划系列教材,集合全校的力量进行人文素养类教材的建设。
综合各院系部调研情况,结合黄昌勇副院长、教务处厉震林处长的意见,教务处提出以下课程教材建设建议:一是教材和课程建设,各院系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和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推出若干校级规划建设教材和精品课程,院系形成合力,推出拳头产品,努力在“十二五”期间产生一批系列化和品牌化的专业教材和精品课程;二是教材规划要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以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尤其是目前已经形成品牌的课程为主,互为内容,相互呼应,互相促进;三是规划建设教材,提倡个人编著,也提倡集合团队,带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传承,同时,可以联合其他院校一起编写,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教材使用率;四是已经使用几轮、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教材,可以进行修订再版,以期扩大更大的社会效应,也鼓励引进国外的最新教材进行翻译使用以及出版;五是教材建设分层支持,学校支持核心基础课程和有特色的基础课程;院系支持基础课程建设和有特色的院系选修课程建设;六是精品课程要与师资建设结合起来,培养课程的接班人;七是教务处将加强制度建设和教材经费投入,围绕教材的分层建设制定细则,明确投入经费来源,给予院系教材建设专项支持。对于有社会影响力、反映良好的教材,增加编写人员经费投入。同时,完善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制度,完善教材建设的激励机制。
各院系部在此次调研后,将再次梳理自身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材和课程建设目标、计划和方案,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性的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务处将校级“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和各院系部“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进行整合,形成一份完整的上海戏剧学院“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提交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院长办公会议审议。(文:教务处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