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斯特林堡逝世100周年――京剧《朱丽小姐》续写世界巡演新历程

发布时间:2012-07-18作者:访问量:500

201272日至12日,应英国伦敦两所大学和爱尔兰戏剧节的邀请,上海戏剧学院京剧《朱丽小姐》一行七人,在孙惠柱副院长带领下成功出访两个国家的有关城市,拉开了纪念瑞典著名戏剧家斯特林堡逝世100周年的序幕,同时也续写着该剧巡演世界的新历程。
735日,剧组首先在伦敦艾萨克斯大学的东15演艺学院和萨利大学的艺术学院拉开演出大幕。虽然正值暑期,学校师生多在度假,但听说上戏剧组要来,还是有很多师生前来观赏。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前院长、著名导演尼克·巴特不顾演出地点远在郊区的困难、带着爱女驱车一小时赶来欣赏节目。皇家戏剧学院前副院长艾利斯·琼斯教授也来了。他们看完演出后都非常兴奋,当场前往化妆间与演职人员亲切交谈、热情留影,琼斯教授还在当晚的博客中表达了他对精彩演出的看法:“这些都是经过专门戏曲训练的演员——这个专业的难度完全可以和脑外科医生的训练相比。他们演出的京剧版《朱丽小姐》穿传统服装,音乐是作曲者在传统戏曲音乐基础之上专门创作的,加上了现代风味和节奏,而且不像很多传统戏曲那么又响又单调。演出紧凑、轻快而有趣,但全剧最后朱丽的唱极其感人,完全镇住了观众。演朱丽的赵群、演项强的秦浩和男扮女装演桂思娣的于博文,这三位演员都极富魅力。”
有趣的是,在萨利大学演出之前,该校师生为了更好地营造艺术教学和演出的学术氛围,弘扬斯特林堡的艺术精神,特意用一小时的时间、在一个20人左右的表演班级教学中安排了四到五组(每组10分钟左右)《朱丽小姐》的话剧演出。一个个朱丽的登场,一遍遍朱丽与项强的悲欢离合,一次次包括桌椅、鸟笼、老爷的靴子等道具在内的斗转星移,既凸现了斯特林堡戏剧的深刻内涵,更彰显了西方大学生对大师精神的多样诠释,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全部演出结束后,两校师生和观众聚集一起,还认真地就各自演出的风格和样式等内容进行热烈的讨论。
爱尔兰是个不大的岛国,戏剧节举办城市雷特坎尼位居该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只有几万人的、面向大西洋入海处的美丽而宁静的小城镇。据组委会介绍,该镇不仅建设了一个观众座席仅次于首都都柏林的第二大的剧院,而且还积极吸引社会投资,经常邀请各国演出团队前往举办高质量的艺术节。参加本届艺术节的节目,还有包括英国皇家剧院在内的各国高水平团队。我们的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有观众说:“这是他五年来看到的最好的戏”;还有观众对全剧前后在喜剧和悲剧之间各有偏重的处理表示首肯,认为这是一种“有弧线的表演,也是本剧演出和其他演出版本不同的亮点”;有人甚至指出,“前面的喜剧成分更突出了后面的悲剧,最后朱丽之死很震撼,让人心碎”。
进入2012年,纪念斯特林堡逝世100周年系列活动不仅在瑞典逐步展开,而且也在世界各地隆重推出。岁月悠悠,但这位自称是“瑞典最炽烈的火焰”的剧作家、小说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盛名却未被人们淡忘。由孙惠柱、费春放改编,赵群导演,上海戏剧学院京剧专业师生演出的《朱丽小姐》自去年六月参加华沙第六届国际大学生艺术节获奖之后,今年二月又在德黑兰戏剧节演出获得好评;在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大显身手之前,中国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承担着艺术和学术交流的文化使者重任,为喜庆的伦敦抹上了一层鲜艳的中国红。据悉,该剧将在充分吸取观众、专家意见基础上,进行包括剧情进一步修改、乐队同步伴奏等全新打造,以在今年十月出访瑞典、意大利,开启京剧《朱丽小姐》巡演世界的又一次新历程。
(图文:白水;编辑:佳奇)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观众对演出报以热烈掌声
图为孙惠柱副院长率剧组成员与萨利大学师生交流
图为剧组成员在主会场合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