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椅子,一把红伞,伴着悠扬的乐曲,女演员站在椅子上摆出造型。那应该是卡蜜尔最初遇到罗丹的时光,他们之间有情感上初相见的惊艳,有艺术上寻得知音的惊喜。爱情开始萌芽,少女深深爱上了那位伟大的艺术家,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浇灌他们的爱情,并成就了罗丹最辉煌的时代。透过女演员那双美丽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少女卡蜜尔的娇羞灵动和她天生的才气激情。
收容所里的自白和卡蜜尔的人生经历交错呈现,曾经生活的热烈和收容所里的凄冷从灯光和女演员的表情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会惊讶,那是怎样的一段经历,让那个娇嫩的如花少女变成那样一个凌厉的疯子。女演员生动的表演,带着观众同她一起去经历、演绎卡蜜尔的人生。现场互动由于语言的障碍略显的不够顺畅,可或许正是这种障碍和不顺畅,恰好表现了卡蜜尔在那个时代的格格不入和特立独行。
她没有崇尚的道德观,她希望丈夫能够服从自己的妻子,她希望自己变成命运女神能够将自己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关于同情心她想到的是几个孩子的母亲……卡蜜尔的独特让她吸引了罗丹的目光,如此一个充满才气美丽灵动的女子,叫人怎能不爱她。很多人说,卡蜜尔索求的太多,她渴求一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纯粹而唯一的爱,而这种渴求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事实证明,罗丹也并不是一个适合卡蜜尔的情人,他为了一个没有名分的女人抛弃了卡蜜尔。卡蜜尔想要极力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她不是模仿罗丹的C.C.小姐、她不是某小姐,她在公开的沙龙里宣称罗丹偷窃了自己的创意。时代的局限,不允许卡蜜尔的雕塑中男人跪在女人身前,更不允许卡蜜尔拥有惊世的才情与天分。当可怜的卡蜜尔以为她还可以抱着罗丹的爱情抵抗巨浪、承担风险的时候,却不知道命运的巨浪已经将她淹没,等待她的不是罗丹的支持而是离开。走在人生的悬崖边崩溃了的卡蜜尔毁掉了自己全部的作品,也毁掉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堕落、贫穷、落魄,残酷的现实让卡蜜尔遍体鳞伤、面目全非。
控诉和挽留罗丹的一幕,让人联想到《午夜巴塞罗那》里面的女画家艾琳娜,她们都痛恨那个占有了她们的青春、消耗了她们的才华却抛弃了她们的男人,而与此同时又深深爱着那个给了她们信心和华尔兹般婉转爱情的人。她们将自己捆绑在爱情中,始终都没有放手。卡蜜尔渴求有人能够帮助她离开困境,离开收容所的凄冷、离开世俗的吵闹,可她却怎么也等不来家人,等不来爱人。纷飞的彩色信纸,崩塌的是卡蜜尔内心对于残酷现实的最后一道防线。她突然间明白,她永远也无法得到家人的支持,永远也无法得到世界的认同,也永远无法得到罗丹唯一的爱。而那把耀眼的红伞,根本无法为她抵挡世俗的风风雨雨。她孤独的死在收容所里,在整整被囚禁了三十年之后。可以说,是卡蜜尔自己的执念和世俗的偏见一手造成了她的人生悲剧。
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得到主创人员对于卡蜜尔深深的热爱。女演员褪去了卡蜜尔身上那件“罗丹的情人”的衣裙,拭去了卡蜜尔眼中饱含的泪水而让她嘴角带着微笑。我们似乎听得到人们唤醒卡蜜尔的声音:醒来吧,卡蜜尔!噩梦已经过去,你爱的人终将围绕在你身边!撑起你的红伞,牵起你的情人,你的归宿和家园就在前方!
人生若只如初见,卡蜜尔将会一直是那个白衣飘飘、撑一把红伞,让人不忍移目的美丽少女。正如卡蜜尔写给罗丹的信中所说:我们原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原本可以不用变成现在的样子。如果时间真的可以让一切事物在此恢复到原本的状态,我想那时,她只是卡蜜尔,而不是罗丹的情人。(文:刘珍绮 图:佳奇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