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俞唯洁博士来我校举行讲座

发布时间:2013-12-13作者:访问量:417

2013年12月9日下午1时30分,本学期最后一次戏文双周学术讲座在我校红楼205举行,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副教务长俞唯洁博士以“新加坡戏剧的生态机制”为题发表精彩演讲。戏文系主任陆军教授带领戏文系本科生、硕土生以及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并与俞博士交流。
俞唯洁博士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硕士研究生。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德国大众基金奖学金,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任访问学者,并在该校音乐戏剧研究所深造,取得博士学位。期间曾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戏剧系加入意大利导演尤金尼奥-巴巴国际戏剧人类学学校(第四期),从事表导演集训与研究。也在德国法兰克福无为剧团、纽伦堡青年话剧团、鲁尔话剧院、汉堡环球歌剧演出事务所等职业艺术机构任演员、导演、制作等职。曾先后在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匈牙利等欧洲高校任教。上世纪80年代起在华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捷克语等戏剧研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在意大利米兰出版《中国戏剧:传统与现实》(意大利语)等专著。2001年起任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历任该院戏剧系主任、表演艺术学校校长等职。同时,率先将高等戏剧职业教育(专业演员训练)的教学理念及其实践模式引入并组织实施于新加坡高校(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曾应德国戏剧家菲舍·里希特教授之邀前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国际融文化表演研究所”任驻所研究员,参加德国科研教育部直属专题研究项目。近年来,亦在英国、澳洲、中国等高校管理层就高等艺术教育现代化教学理念及其管理模式等专题提供专家咨询。2011年获南洋艺术学院长期服务奖。
本次讲座俞唯洁博士就新加坡戏剧的生态机制展开阐述,充分结合他多年来在戏剧艺术创作和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展现了新加坡戏剧的面貌。讲座从新加坡戏剧的创作机制和舞台演出机制两个方面为学生们非常系统的展现了新加坡的戏剧生态。在创作机制方面,首先分析了新加坡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从而使新加坡戏剧主要分为英语戏剧、华语戏剧、马来语戏剧和淡尔米语戏剧,并举例介绍了一些新加坡的剧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同时,在介绍创作平台的环节中,提到新加坡几个有意思的活动,例如:24小时剧本创作比赛、创意戏剧spa和10分钟“短蜜”戏剧比赛等。在舞台演出机制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加坡表演艺术机制、演出资助机制和场院分离的演出机制。首先,表演艺术方面,他以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的表演课程设置为例,介绍了通过排演以独角戏为表现形式的儿童剧并买票给儿童的方式来考核戏剧系学生的方法。其次,演出资助机制方面,新加坡主要分为艺术之家资助机制、创作资金资助机制和艺术教育资助机制,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申请资助的流程和细节。第三,在场院分离的演出机制中介绍了一些新加坡著名的戏剧团体和戏剧剧场。详实又丰富的讲座既让同学全面了解了新加坡戏剧的概况,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一部戏剧如何从文本走到舞台,再从舞台走到运营的生产流程。
最后,戏文系主任陆军教授对讲座作了总结,赞扬俞博士有良好的海外留学背景,辽阔的艺术教育视野,新进的戏剧艺术观念,同时又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独到的理解;感谢他为学生们呈现了这样一堂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讲座;希望俞博士继续对母校与戏文系给予更多的学术关注,并期待他在合适的时候能带新加坡学生一起来戏文系进行教学交流。
(文:王一鸥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