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指导老师,潘健华老师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作品,进行精雕细刻、精心培育。
11级舞台美术系服化班全体同学的毕业作品于本月7日起在上戏端钧剧场开展。去年特种服装设计展《未来》首次亮相“2014上戏有戏”,学生作品中所体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服化班学生再次参加“上戏有戏”活动,在舞美系潘健华教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自己的奇思异想融入创作,围绕主题进行精心设计,所展出的作品再度赢得了观众好评。
本次作品展同往届毕业作品设计不同的是,整个展览都围绕着《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进行分组创作。一踏入端钧剧场,戏剧化舞台上明显的冲突就能立即感知。夸张又富含特色的一组组服装造型十分的夺人眼球。每件服装在夸张中都有着人的灵性的堆积,而不是胡乱的堆积。从这些服装就能感受出人物关系的对比,可谓是分外精彩。也是,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像是一场戏,大一刚进入校园,一切迷迷蒙蒙。感受着大学的新鲜,并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去探索。而到了大四,这四年中经历了起承转合,走过山脊也下过山谷。这最后一次的毕业创作,就像是多年的累积最后蓄势而发。这最后的毕业创作就像是给这精彩的四年校园生活,给自己一个交代总结,给这段时间,落下一个节点。
此次服化展的指导老师潘健华老师说,“爱丽丝”这个主题比较适合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这部剧里的角色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很有戏剧性。与舞美系的另一个教学品牌《着色》不同的是,这不是时尚秀,而是与上戏的特色息息相关、与戏剧舞台紧密联系、适合在舞台上去造型表现。此次服化展另一大特色在于,全都是利用特种材料来进行服装造型的创意,整体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浪漫而富有幻想的结构形态来展现不同角色的人物特点,从中也体现了上戏舞美系学生不拘一格,勇于探索的传统精神。
看完这次展,最大的感受就是让我们体会到新奇想法的巨大创造力。而支撑想法实现的更需要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合作精神。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化搬到舞台上时,背后则是一群人的汗水。所以,我们看展,不仅要看到那些摆在台面上的东西,还要透过作品之外,看到艺术家的内心中的真正想法和为这个想法的实现的一群人的合作和努力。 (文:14数字媒体 戴睿 图:张坤 编辑:一品)
图为展出的学生作品
图为展出的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