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领导与来自各所重点高中的学生观看演出
图为上海市格致中学的精彩表演
图为北虹高级中学表演的《群猴新编》
——上海戏剧学院与格致中学等八所高中再度举行戏剧拓展课汇演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上海的教育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前不久全国政协举行的上海艺术教育专项视察中,委员们对上海坚持在课内外、校内外积极开展艺术教育的举措表示充分肯定。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这一活动日前又有进展:5月29日,上海戏剧学院联手复旦附中、向明中学等八所重点高中在格致中学再度举行戏剧拓展课汇演。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副处长赵靖茹,我校党委副书记胡敏、宣传部部长张生泉和上海市格致中学党总支书记王丽萍等8所重点中学的领导一起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正如一位学生家长在观看演出后所感慨的:“高中生登台演戏,上海教改再现亮点。”
高中生的艺术拓展课是在校学生每学期开始时都要根据自己兴趣选修的一门课程,每周两课时。内容涉及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在过去的教学中,校方感到这门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虽然是艺术课,但在教学形式上还不够生动,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学生喜欢的话剧、音乐剧、微电影、节目主持等专业课程,更为稀缺。2013年,在上海市教委关心下,上海戏剧学院与这八所重点高中签订一体化培养艺术人才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双方在人才文化教育和艺术实践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每学期由上戏直接委派优秀研究生、本科生赴高中担任戏剧拓展课艺术教师的做法,就受到了相关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各校开课的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戏剧汇演,第一届在上戏,第二届在格致中学,以后由每个高中轮值担任演出承办方。大学生教高中生,高中生演高中生看,这就搭建了一个形象、新颖,且符合现代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的学习、交流舞台。
戏剧拓展课的开设,让各方受益。首先是高中生受益。以父子之间的亲情、同学之间的热情为例,学了戏剧后,就有更深的认识。来自进才中学的李超然,在这次汇演中演了一个爸爸的角色。他说:“原来在生活也和父母接触,但在舞台上演一次爸爸,比在生活中和父母接触10次还要有效果,因为戏剧创作过程就是一个由外到内、形神兼备的角色感悟过程。”其次是大学生受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李倩倩刚在话剧《中国梦》中创作了一个角色,这次担纲延安中学的戏剧指导老师。对于自己努力换来高中生的进步,她很欣慰:“我演《中国梦》,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现在,有更多的高中生能够加盟戏剧演出行列,那也是他们追梦的有力载体!”第三是高中艺术老师受益。目前在一线教学的艺术教师大多是音乐和美术教师,戏剧专业的老师很少。通过市教委组织的有关培训和戏剧拓展课的开展,这些艺术教师的戏剧知识和能力也有提高,并且对他们从事本身艺术门类的教学有帮助。格致中学的吴燕老师是美术专业出身,在全国政协委员的视察中,她的一堂敦煌壁画公开课引起专家学者的热议,认为这种静与动、平面与立体结合的教学方法很有新意。吴燕认为,如果不借助戏剧的角色创作方法,她的课程就可能没有这么精彩。
上海的教育改革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这是压力更是动力。以艺术教育的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调动戏剧、音乐等艺术院校的专业资源,向普通高校辐射、向基础教育辐射、向全民教育辐射,这是一个方向,它既是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民生、服务百姓的一个创新举措。
(文:白水 图、编辑: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