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永恒的足迹――忆上海市舞蹈学校首任校长李慕琳

发布时间:2010-03-17作者:访问量:140

    李慕琳于1919年2月生于河北张家口市,原籍山东德州。 1935年她就读北京 “贝满女中”高中部时,正值“一二・九”运动爆发,她勇敢地参加了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7年9月,李慕琳在安徽巢县参加了党领导的 “首都平津学生救亡宣传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从此投身了革命。1938年6月,李慕琳在湖北省咸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她到达延安,进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学习,任党支部委员、组织干事。 1940年至1942年,她兼任“西北文工团”党支部书记。 1945年8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后任第一位播音员。建国后任华东妇联秘书长。上海市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等职。

    1959年11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和中共上海市委及市人委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上海积极筹备和组建第一所舞蹈学校。正在上海开会的陆定一提议李慕琳同志出任校长。不久上海市人委下达了任命,李校长带领先期筹建的教师和员工们,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办校开学前的所有准备事项,包括校舍的选定、教学设备的添置、党支部的建立、领导班子的组建、各类教师的聘请到位、学生招生报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确定……千头万绪,井井有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1960年3月18日按时开学上课,创造了奇迹。

    李慕琳校长强调指出“艺术教学最终产品是人才、艺术作品是人才培养的载体”,通过课堂基本功训练和培养,芭科和民科创作排练了许多优秀节目,锻炼和培养学生表演能力,一代舞蹈新人崭露头角,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和美丽的芬芳。

    李慕琳校长作为党组织的第一负责人,她怀着对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无限忠诚,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地向专家请教,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在工作中她带领一班人互相信任,密切合作,提倡以教学为中心,对学校抓发展规划,抓师资队伍建设,抓教学质量,抓校风、教风、学风,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她本着一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师生的赤诚之心,兢兢业业、坚忍不拔地耕耘在舞蹈教育的园地里,为上海市舞蹈学校的创业发展,为国家艺术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主张上海舞蹈应创立特色,走自己的路。芭蕾舞科应开设毯子功和民间舞,为今后的芭蕾民族化奠定基础。民族舞科应向传统的戏曲学习,她聘请戏曲专家方传芸给教师和学生上课,又相继请国内著名舞蹈艺术家来校讲课,给学生现身说法。李校长很注重国外舞蹈专家、艺术表演团体来校参观访问,每次她都亲自接待,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她还要求文化课中的语文等科目编写出适合舞蹈学校学生的教材,她始终坚持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建功树业。

    李校长对师生更是关怀备至,1961年的春节,从北京调来的年轻教师不回家过年,她就热忱邀请他们到自己家过年吃年夜饭,并说:“这里就是你们的家。”那年冬天特别冷,她走到教师的集体宿舍去探望,发现从北京调来的王赫老师坐在床上冷得盖着被子备课,她看到此景后让行政组把教师们的房子与朝南的校长室对调,并抱歉地说:“没有关心安排好他们的生活。 ”

    李校长对学生充满着母爱,有一次李校长看到同学在课间跑出教室,督促他们披上衣服,擦干汗水,提醒他们防止腰部和膝部受凉造成职业病。李校长经常到学生食堂,关心他们的伙食,饭菜是否合胃口,有否挑食现象。晚上睡觉时,她还到学生宿舍去看看双层床上铺的栏杆是不是牢、被子有否盖好。她又在教师中物色班主任和团支部书记,提出了“人人做思想工作”的口号,要求大家关心学生们思想成长。上海舞校在李校长的领导带领下,已树立起积极向上、刻苦钻研、热爱劳动、团结友爱、艰苦朴素、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好校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

    1964年春天,李校长组织和领导芭科民科业务老师骨干讨论芭蕾舞民族化的问题,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李校长鼓励大家:“只要你们敢想就算立了大功。 ”学校芭科和民科的教员们掀起了创作的热潮,由李校长亲自组织,副校长胡蓉蓉率先搞起了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段的创作,严金萱副校长参加音乐的改编和创作,李校长还请来了剧作家黄佐临和京剧名师周信芳等参与剧情的构思与演员形体的指导。在市委和市人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芭蕾舞剧《白毛女》从1964年6月至1965年4月,经过了小型、中型、大型创作演出过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芭蕾民族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白毛女》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芭蕾舞剧一大经典,载入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艺术史册。

    李校长对自己极其严律,达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她有众多的机会随团出国演出或者考察交流,但是她从来没有自行使用过这种权力,她都安排其他同志去,25年来,除了在1963年出访过一次朝鲜外,没有去过其他国家。舞校创办前六年,因她作出的重要贡献,市里几次要给她加薪,她都自行使用了否决权。 1966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发文提任李慕琳同志担任上海市文化局政治部副主任(副局级),但为了舞校的工作,李慕琳未曾到任。

    1979年6月李慕琳恢复了校长和党支部书记的职务。这是她在经历“文革”十年浩劫的严峻考验后,(1968年3月,四人帮在上海的核心成员和骨干分子对李慕琳同志进行了残酷的政治迫害,对她实施非法“隔离”长达数年之久。 )再度踏上别离了十二年熟悉而又难忘的舞校,她以一名老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的建设;这是上海市舞蹈学校最可宝贵的经验,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让舞校在十年动乱的浩劫中浴火重生。她加倍地努力,刻苦奋发,以宽阔的胸襟来对待历史发生的一切。对个别认识上有失误的同志仍关爱相处,并关心和培养他们。组织上为照顾她的身体,专配了一辆小轿车,却被她换成了一辆大客车,接送舞校的师生,她本人坚持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日复一日直至离休。

    我们追忆和怀念上海舞蹈学校首任校长李慕琳,是因她的一生,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如今,她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像那朝气蓬勃、五彩缤纷的朝霞,永远照亮着上海舞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心灵,我们将永远珍惜并发扬光大。

    (编辑/子鱼)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