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艺术剧院甬剧团来上海大剧院演出的《风雨祠堂》,是继《典妻》后的又一次大胆探索,也是甬剧改编外国名著的首次尝试。
《风雨祠堂》根据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名著《老妇还乡》改编。以中国戏曲演外国故事,劈头就碰到一个如何处理排他性的问题。甬剧把两种戏剧文化融接的排他性减少到了最低程度,而把两者的可融性扩展到了最大程度。在编、导、演、舞美、音乐的共同努力下,戏的移植做到了移花接木而枝繁叶茂,洋为中用而传承了名剧神韵。
《风雨祠堂》讲述一名二十年前因与主人家少爷相好、险遭沉塘之灾的丫环,变为巨富之后,回到镇上复仇的故事。表面上写的是老妇用金钱来复仇,实际上揭露了小镇从族长到百姓,为金钱竟出卖守恒多年的道德,出卖原本纯净的灵魂。虽然这出戏把时代背景放在上世纪民国初年,故事略带荒诞不经,但它所反映的金钱对人性和道德的吞噬,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让观众在涕泪与嬉笑之中获得有益的反思。
王锦文不负众望,融合一切可以利用和借鉴的戏剧元素,通过性格化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一心复仇、心理变态的贵妇人的角色,实现了又一次高难度的自我超越。王锦文的嗓音明亮多变,演唱颇具抒情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老妇人的变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也完美地展示了甬剧的地方特色。饰演程家传的沃幸康表演同样出色,把一种苦涩的微笑和欲哭无泪的感觉表现得酣畅淋漓。他的唱腔温婉但不失刚毅,字正腔圆又刚健清新。
李建平执导这出戏手法独特,将迪伦马特式的黑色幽默中国戏曲化是成功的。全剧运用程式化、舞蹈化、风格化的场面,淋漓展示在金钱腐蚀下全镇居民的人性逐渐扭曲。如第五场戏,各色人等以一种划一的、夸张的、机械的动作,从四面八方阻拦程家传出走,以荒诞的行为方式体现真实的人物心理,具有震撼力。
(本网编辑/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