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中外游客
编者按:吴桥杂技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5月14日到18日的上海世博会河北周活动期间精彩亮相,沧州演员的精彩演出,让中外游客大饱眼福,叹为观止。精彩节目的背后,记者也了解到吴桥杂技入选世博会的曲折与坚持,节目编排的创新与挑战……
5月14日至18日,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期间,蜚声世界的吴桥杂技在庆典广场表演了车技、柔术、蹬技、飞叉、杆技等精彩节目,让海内外游客大饱眼福。吴桥杂技在世博会上向世人展示出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
创新:杂技秀“海宝来了”带来全新挑战
上海世博会开始至今,位于世博园区D片区的船坞剧场,每当夜幕降临都会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哈哈!海宝来了!”杂技演员们装扮成海宝等角色,穿着亮丽的服装登上舞台,舞台后面是长70米、高9米的硕大的电子显示屏,屏幕上不时随情节变化变换着场景,这场多媒体主题杂技秀“海宝来了”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目光。
很多中外小朋友们看完一场还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等着看第二场。参加“海宝来了”这场多媒体主题杂技秀的演员们是来自吴桥杂技学校的学员们。吴桥杂技学校与上海戏剧学院强强联手,打造了这场多媒体主题杂技秀,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之举。它加入丰富的剧情和互动环节,将古老的杂技艺术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震撼。
据此次带队参加世博演出的吴桥杂技学校老师焦爱国说:“‘海宝来了’对杂技学校的学员们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杂技是一种肢体语言,而‘海宝来了’既要会杂技还要说,还要表演,杂技是学员们的优势,而要配合剧情表演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为了在世博会上精彩亮相,4月8日,吴桥杂技学校的26名学员就抵达上海,开始了紧张的排练。世博会期间,他们总计要进行近400场演出。
亮相: 23岁小将是经典节目的“台柱子”
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期间,23岁的沧州籍杂技演员陈佳的精彩表演,更是让人们难忘。
两个多月前,当陈佳得知自己将和伙伴们一同参加世博园区河北馆的主题表演时,真是诧异了好半天。“总觉得我只是一个世博会的参观者,没想到竟然有机会成为亲身参与者,真让我欣喜万分。”
今年23岁的陈佳天生就像是戏文里走下来的人物,清秀的脸庞上闪烁着一双水灵的大眼睛,微笑的时候,嘴角稍稍翘起,显得很甜美。舞台上,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13岁时就担任了河北省杂技团《绸吊》的主演。舞台下,生于沧州的她,有着狮城女儿的温婉,却又不失90后的活泼自然。
因为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运动,再加上家庭氛围的熏陶,她如愿走进了杂技艺术的殿堂,成为河北省杂技团的一名杂技演员。别看她年纪不大,但练杂技却已经有10余年了。10年来,她从不怕苦,更不怕累,每天认真训练,次次汗流浃背,摔一下、砸一下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她表演的节目有绸吊、蹬伞、空竹、跳绳、草帽、转碟等,在她所在的杂技团的大型晚会中担任主要角色,出访过近十几个国家。陈佳曾跟随中央电视台赴南非参加手拉手献爱心活动,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演出活动等,成为河北杂技团当之无愧的“台柱子”。
献礼世博会,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完美、且值得终身回味的美好经历了。此时此刻,陈佳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世博会参观者观看并喜欢我们的作品”。
几个月的艰辛排练,陈佳都微笑着面对。“杂技团本身演出任务就很多,还要抽出时间来为世博会排戏,虽然辛苦点,但我感到很值得。”
记者见到陈佳时,她只有一天的时间在沧州,她正与团里的其他演员忙着排练节目《转碟》。记者的采访是在她回家的间隙进行的。
“你可以说是身经百战,此次世博演出困难大吗?”记者问。
“说实话困难不小。舞台顶子非常低,演员能表演的实际高度仅有5.5米,而我们平时表演的高度最低需8米。这就意味着高空节目不能表演。比如说《绸吊》、《顶技》就不能上了,我们要用《单手顶》、《柔术》等其他节目替换。另外,一些节目的技巧要进行调整,比如《空竹》,演员们翻着跟头去接空竹,这就要求跟头不能翻得太大。”陈佳告诉记者。
过关斩将:吴桥杂技入围世博
吴桥杂技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吴桥杂技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早在去年上半年,吴桥杂技学校就得知,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总共将举行2万多场演出活动,且上海世博局拟定寻找1000家名团名校名剧的优秀作品进驻世博的消息。吴桥杂技学校非常希望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向世界各国的游客展示吴桥杂技的魅力。
于是,从2009年6月开始,他们就谋划赴上海世博会演出事宜,在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演艺家联合会的帮助和支持下,吴桥杂技学校邀请世博局有关领导来学校审定节目,达成了进驻上海世博会的演出意向。2009年8月,吴桥杂技学校就开始调集精兵强将,将在国内外杂技比赛中斩获金、银、铜奖的节目进行编排,为进驻世博特制了一台精品杂技晚会:“东方明珠――吴桥杂技”,并反复修订、排练,为搞好演出做了充分的准备。
吴桥杂技学校的领导五次前往上海,带着吴桥杂技学校在国际、国内获奖的视频、图像、文字等资料,向上海世博局推荐吴桥杂技。
2009年11月,上海市世博局常务副局长胡劲军带领一班人马,冒着大雪来到吴桥,视察访问吴桥杂技学校,观看了演员的精彩表演,领略了杂技之乡浓厚的杂技氛围。由于准备充分、实力过硬,吴桥杂技最终得到世博局领导的认可,过关斩将,列上了世博演出的名单。
为了在世博会上向世人呈现完美的杂技艺术,吴桥杂技学校艺术团的几十名演员放弃了多次出国商演的机会,在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这次到世博会演出的演员们最小的15岁,最大的也不过21岁。世博会上,他们表演的《窗花――女子柔术》、《追梦――蹬人空竹》以及《抖空竹》等13个精品节目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
精彩:亮相世博会的节目融入杰克逊舞蹈
陈佳说,亮相世博会的杂技节目,他们进行了全新编排和精心包装。《草帽》融入国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礼帽舞蹈的内容。演员们一出来全部手扶黑色的礼帽,来一个标准的杰克逊式亮相,伴奏音乐也融入了杰克逊的音乐。
此外,节目也将融入世博元素。开幕式上,杂技演员将扮成世博吉祥物海宝和观众见面。一个大海宝和两个小海宝,再加上跳跳虎、小福虎和一个滑稽小丑串场。在最后的压轴好戏《雏凤凌空――车技》中,小海宝将代替原版节目中的小公主,站在“孔雀开屏”的最顶端。
她还告诉记者,在表演场地的布置、演出舞台的装饰、演出节目的编排、演员的服装道具、活动周的宣传画、演出节目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包装设计,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予以了现代的诠释。“比如一些杂技节目,我们都配以梦幻般的声光电舞台技术处理,采用充满现代意识的音乐伴奏,并把杂技艺术与舞蹈、体育等艺术门类相融合。”
期待:沧州杂技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吴桥杂技学校校长李华扬表示,这次组织演出团队赴上海世博会没有考虑太多的经济效益,更看重的是参加世博会为吴桥杂技带来的无形的潜在价值和巨大影响。上海世博会是向世人展示吴桥杂技魅力的一个窗口,通过世博会,期待吴桥杂技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本网编辑/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