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八百年古南戏遗响梨园戏即将沪上上演

发布时间:2010-06-11作者:访问量:5

    一部古典文人的诗学著作

  一出清隽典雅的女性悲剧

  一曲悠远深邃的南戏遗响

  一场精雕细琢的梨园戏曲

  当八百年古南戏遗响梨园戏在繁华的沪上登台亮相,古老与现代将会有着怎样一场邂逅……
  阔别上海多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将于6月18、19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剧院上演新版梨园戏《节妇吟》。该剧由当代剧坛杰出古典诗人、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创作奖获得者王仁杰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戏剧“新世纪杰出导演”卢昂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得主曾静萍主演。该剧曾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首届中国戏剧优秀演出奖,并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节妇吟》所敷衍的是一出女性悲剧:寡妇颜氏暗自倾慕儿子的家庭教师沈蓉,因秋闱逼近,沈蓉欲辞馆赴试,颜氏只好借送盘缠之名,夜奔沈蓉。沈蓉初始犹豫,后亦见扰心喜。正待鱼水相欢之时,一声更鼓,“巫山梦醒”,沈蓉“假道学”故态复发,竟以“士重廉隅,妇重名节”为由,坚拒颜氏。颜氏无奈离开之际,沈蓉急阖其扉,颜氏两指被夹,剧痛遁去。回至房中,颜氏痛不欲生,剪断两指自戒。十年后,儿子高中进士,奏请皇帝褒扬母亲,而沈蓉竞于部曹呈文中,增加自己“阖扉拒奔”情节。当年往事,勾起颜氏当年之耻,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浩荡“皇恩”,终于将颜氏推下了深渊。
  自80年代上演以来,《节妇吟》便受到业界专家的广泛好评并被观众朋友所喜爱,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上乘的口碑。有专家评论,“《节妇吟》是新时期第一个真正从情爱性爱心理上描写女性悲剧的戏曲作品,它接续的不仅是中断几十年的《西厢记》之类描写男女情事的古典戏曲传统,同时接续的还有古典文人戏曲的诗学传统。”
  新版《节妇吟》在2006年申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时进行了精雕细琢的再加工,整出戏将重心转移到关注人物心理和命运的视角上来,在强烈的政治历史批判的时代语境中凸显出对人性人情的理解和同情,更为现代的观众所接受。此外,在尊重古典戏曲本体和精神的基础上,主创团队针对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做了一定的尝试,在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诸多方面都引进了新的元素,使得整出戏的内涵和外在都得到了完美呈现。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节妇吟》全场仅有六位演员,却集中了四代梨园戏的佼佼者,上至六十多岁的老师傅,下至二十出头的青年演员,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新版《节妇吟》也是梨园戏一部有着传承意义的作品。
  与上海观众所熟知的昆曲一样,梨园戏同属南戏体制,它源于宋元时期,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优秀地方剧种,流行区域曾涵盖闽南、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距今已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比昆曲还要大两百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梨园戏较完整地保存了宋元南戏古典戏曲的诸多文学、演出形态,文辞清雅,曲乐优美,科步独特,表演细腻,在海内外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盛誉。

(本网编辑:谷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