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前夕,诺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致信中国读者说:“我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
从1981年至今,略萨的小说已有多部译介到了中国。
去年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略萨即将来华的消息就一直有流传。昨天早报记者从99读书人公司得知,略萨中国行日程终于确定,从6月12日至20日期间,这位诺奖得主将先后访问上海和北京,并参加多场公开活动,其中,6月14日他将在上海戏剧学院朗读其作品片段。
根据略萨中国之旅安排,现年75岁的巴尔加斯·略萨将于6月12日到达上海,13日去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为读者赠书签名。14日,略萨在上海有两场公开活动,上午巴尔加斯·略萨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本部接受上外荣誉学者授职仪式,并作公开演讲“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一位作家的证言”,下午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参加自己的作品朗读会,亲自朗读代表作《酒吧长谈》片段,并与中国作家叶兆言、孙甘露对话。
6月16日,略萨将来到北京,他还将出席几场公开活动,分别是17日上午来到中国社科院,接受社科院荣誉研究员称号,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会议厅作演讲,当天下午在塞万提斯学院与中国作家王蒙、莫言、铁凝、阎连科、余华、张悦然和西语文学翻译家、学者等座谈。6月18日,略萨将来到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为一年一度的“西语日”揭幕。6月20日离开北京前往日本。不过在中国的9天里,略萨公开活动行程并不很满,此次来华主要以私人旅行为主。
略萨致信中国读者
在来中国前,身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略萨还写信致中国读者,在信中他说:“我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亦即从我儿时起似乎就构成我梦境中一部分的国家,也是我心目中非现实景物组成部分的国家,就如同我在历险故事中读到的那许多奇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国家一样。现在我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常强大的国家。在她的众多的人口中,有一些读者与我共同分享我在我的小说中创作的那个神奇的世界,这对我花费了那么多时间、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写我的故事和长篇小说,是一种莫大的补偿。”
关于写作,略萨在信中也向中国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之所以渴望成为作家,其目的向来是为了要把我一生中那些伟大而可爱的朋友让我感受到的激奋,通过我创作的故事,尽可能多地传达给读者;而那些伟大而可爱的朋友本身就是我读过的最佳作品。文学是一种世界语言。尽管读者在时代、地点、信仰和语言上千差万别,但文学在他们中间确立的却是人类的团结、感情的纽带、共同的愿望和情感的交融,以及相互的声援。而这一切表明,在全人类的心灵深处,他们之间存在的是亲近。此乃我希望我的著作带给我的中国读者的信息:友谊、理解和兄弟之情。”关于阅读,他又在信中说:“从非常年轻的时候起,由于阅读给予我的极大乐趣,我就渴望成为一个作家。我总是说,我一生中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学会了阅读。因为,由于阅读,读者的生活会倍加充实,得到极大的丰富,得到种种没有让我们眼花缭乱、进入我们记忆中的小说的帮助绝对不会得到的体验。”
《凯尔特之梦》正在翻译
1936年3月28日略萨生于秘鲁第二大城市阿列基帕。201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巴尔加斯·略萨,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精确的描摹和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巴尔加斯·略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胡利奥·科塔萨尔和卡洛斯·富恩特斯并称拉美文学爆炸运动的四大主将。自1957年发表短篇小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文学生涯里,巴尔加斯·略萨发表小说、专著、散文集、戏剧三十多部,获得了塞万提斯奖、阿斯图利亚斯亲王奖、西班牙评论奖、秘鲁国家小说奖和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小说奖等众多权威奖项。略萨的作品在国内也多有介绍,99读书人先后出版了略萨代表作《绿房子》《胡利娅姨妈与作家》《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坏女孩的恶作剧》《酒吧长谈》,另一部经典作品《世界末日之战》也即将出版。略萨最新的长篇小说《凯尔特之梦》也正在翻译中。(本网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