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建国际名校不如先设名师课堂

发布时间:2011-11-25作者:访问量:0

       记者从上海戏剧学院获悉,明年1月5日至19日,上海戏剧学院将携手美国布朗大学、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国际名校,在上戏校园举办“冬季学院”,力图通过国际名师课堂探索国际艺术教学新模式。
    
        此次上戏“4+1”国际名校联合“冬季学院”将汇聚两国著名教授,包括布朗大学副校长、人类学家顾德民,戏剧与人类表演学系主任丽贝卡·施耐德;纽约大学大师级教授、人类表演学创始人理查·谢克纳;普林斯顿大学性别研究部主任、戏剧教授吉尔·多伦;耶鲁大学戏剧学院院长、耶鲁剧院艺术总监詹姆斯·邦迪等;中方教授包括上戏学术委员会主任叶长海、戏曲学院院长郭宇,兼职教授赖声川,著名音乐家兼导演谭盾,2010上海世博园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翁敏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等,师资阵容非常强大。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表演/展现上海”(Performing Shanghai)将是此次“冬季学院”的主旨。以此为中心,教授们将开展密集的讲座、讨论班和实践工作坊,提供内容丰富、学科交叉、观念碰撞的课程,涉及领域包括戏剧创作过程、社区文化、城市规划、活动策划、跨文化表演等。
    
        据了解,此次“冬季学院”是上海戏剧学院打造“国际一流演艺类综合性艺术大学”战略中的关键项目之一。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言简意赅地表示:“与其说要建立一所海内外闻名的一流艺术名校,不如切实地将名师课堂开起来,将国际戏剧大师请到上戏来,让更多的青年话剧人,能通过一种有别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开拓眼界,启发思维,领略和思考更具前瞻性的当代国际戏剧观念。”
    
        据悉,“冬季学院”将招收中外学员60名,他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聆听大师课程,更能与这些学者、艺术家一起思考、创作,分享各国大都市的经验和传统,探讨当代表演的形态、理论和布局,推出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表演艺术作品和相关研究成果。其间,师生们还将参加一些特别的文化观摩活动,如赴沪郊金泽参观重要的人文实验基地,观摩、参与传统仪式表演;到朱家角聆听表现艺术作品《水乐堂》,对话音乐家兼导演谭盾;前往杭州观摩京剧《俄狄浦斯王》、越剧《心比天高》等。
    
        此次“冬季学院”所获得的优秀学术成果将刊登在上戏版《戏剧评论——人类表演学刊》(TDR)上。这本总部设立在纽约大学的学刊有着50多年历史,是美国最老的戏剧类刊物、国际人类表演学的旗舰刊物。自2010年起,上海戏剧学院与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组成TDR编辑联盟,共同促进人类表演学的发展。通过该学刊,上海戏剧学院“4+1”国际名校联合“冬季学院”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本网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