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演出的舞蹈诗《四季》在上海星舞台演出,这部芭蕾作品也是入围本届“荷花奖”决赛的两部上海作品之一。总编导陈家年告诉记者,这部舞剧名为《四季》,其实在描绘人生。
在十多年前,还是舞蹈学校青年教师的陈家年创作了舞蹈《瞬间》;多年之后,他又以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创作了舞蹈诗《四季》。陈家年说:“这些年来,围绕着舞蹈主体产生了很多争论,无论是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都在多媒体背景下失去了舞蹈的主体,其他形式都会掩盖了舞蹈,而真正的舞蹈应该是布景简单干净。《四季》一部讲述人生的舞蹈作品,在‘春’中可以看到少女的情怀,在‘夏’看到的是生命的相对成熟,在‘秋’看到的是情感复杂的思考,这也是人生的高潮,而‘冬’则是在迷茫和失去方向的时候找到了心中的暖阳,人生的四季也就形成了一个轮回。”
在陈家年看来,四季和人生有着太多相似,于是他从《瞬间》跨越到《四季》,而所谓“四季”不过就是人生一瞬间。从第一版初排开始,《四季》至今已演了60多场,舞台上的68个演员已经换到第五拨,每一届学生毕业和离开都会引起新的阵容变化,去年的群舞演员到了今年就可能是独舞。陈家年说:“有人劝我还是用原来那批毕业生或是外借演员,但我觉得这部作品就是为了学校而创作的,所以还是坚持用我们的在校学生——这一届毕业了我们就用下一届的学生,演员始终在不断的换。《四季》是我们为庆祝上海舞校建校50周年而创作的教学剧目,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演过。”
作为芭蕾舞编舞,陈家年编创的《柴可夫斯基狂想曲》和《秋》都获得过全国比赛金奖,《四季》也获得了“桃李杯”的荣誉,陈家年认为舞蹈作品关键还是要给观众们看,自己不好多做评价:“有人认为我们是现代芭蕾,其实我们还是古典芭蕾的底子,只是有很多动作是从古典芭蕾化开,变得有些不熟悉罢了。我们也加入了中国民间舞的技法,业内专家一看就知道,但这又不能算是民族舞蹈。《四季》是一部融合了多种舞蹈形式的作品,我们至今还在修改,希望每位看过这部舞蹈的观众都能喜欢。”(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