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由上海戏剧学院携手美国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大学这四所国际一流大学联合举办的“2012冬季学院”,在上海隆重开幕。
建国际名校不如先设名师课堂——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由上戏作为东道主和四所名校的“1+4”模式,将率先在中国大陆开创国际名校教授联合集中授课的先河,将率先在中国大陆开始国际名校教授联合集中进行工作坊训练的先河,将率先把“建国际名校不如先设名师课堂”的理念付诸实践。
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都是美国东部常春藤名校,他们不仅在综合办学实力方面名列前茅、势如破竹,而且在专门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方面也是强手如林、气贯长虹。比如,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就在戏剧的导演、表演、舞美等演出制作的领域内,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舞台体现,都具有其他大学和院团无可比拟的优势,去年上戏邀请来沪举办大型舞美展的泰斗级大师李明觉就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布郎大学则无论在电影还是舞台剧的剧本创作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他们的写作课程,既有好莱坞剧本的写作高手担纲,也有纯粹学院派教学的高手担纲,小小的罗德岛州竟然孕育出很多美国大片的编剧,这是大学教育的神奇、更是大学文化的强势!至于纽约大学,虽然在综合排名方面不如前几所学校有影响,但在戏剧教育方面,尤其在戏剧与人类学、社会学的嫁接方面的研究和造诣却是不仅对纽约的城市生活和百老汇的戏剧演出,而且对全美的戏剧演出都有一定影响,其中由谢克纳领衔担任学科带头人的人类表演学,更是在艺术和社会、艺术和政治、艺术和人性等很多方面给人以哲理性的启发和思考。在听说学校与上戏有这样的合作项目后,这些学校的很多教授都自告奋勇、前来报名,布郎大学的副校长还近水楼台,抢先赢得来华讲课机会。相信在这样名校名师的讲课中,学员们一定收获匪浅。
建国际名校不如先设名师课堂,让我们的思维更切实际、让我们的方法更近科学。因为,在所谓的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真正的一流大学不是一个早上能够建成的,不要说牛津、哈佛这些近三、四百年历史的老校,就是像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诞生于1746年前后,也是经过了近一百年的卓越奋斗才营造出了今天的水平。所以,“一流”绝不是一个喊喊口号、搞点金钱就能立竿见影的标牌;“一流”更不是一个造造大楼、笼络人才就能我行我素的路径。“一流”毋宁说是一个先从课程、课堂等教学基础性元素逐步改革、逐步提高、逐步进入佳境的漫长过程。上戏的领导,有争创国际一流的决心,但更有争创国际一流、逼近国际一流的实际操作手段。这个决心、这个手段,赢得了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青睐,也赢得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内艺术院校研究生、本科生的青睐。哈佛大学一位女同学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表态说:“到中国学习,不仅感受到东方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学习到包括众多美国名校教授在内的知名课程,这在美国本土,也是机会难得的。”
建国际名校不如先设名师课堂,让我们从自己脚下的泥土培育做起,其重要的价值不仅是通过跨文化学习交流,提高专业学习水平;更是在于孕育一个国际化大学的文化土壤,这个土壤的本质是:沟通、开放、包容、分享、创新。布朗大学副校长顾德民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新型的合作,新型的伙伴关系,新型的教育。布朗大学非常高兴与上海戏剧学院开展合作和交流,并将与上海和世界各地的同事们一起,在两校间建立起更为稳固的纽带关系。”普林斯顿大学Jill Dolan和Stacy Wolf两位教授则表示,她们非常感谢上戏举办此次活动,表示很高兴来到这里,希望了解中国的戏剧与表演的发展状况,并且相信未来两周的课程将会丰富、激励,甚至是改变作为教学者的她们。据悉,“冬季学院”已招收中外学员60多名,他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聆听大师课程,更能与这些学者、艺术家一起思考、创作,分享各国大都市的经验和传统,探讨当代表演的形态、理论和布局,推出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表演艺术作品和相关研究成果。其间,师生们还将参加一些特别的文化观摩活动,如赴沪郊金泽参观重要的人文实验基地,观摩、参与传统仪式表演;到朱家角聆听谭盾主持的表现艺术作品《水乐堂》;前往杭州观摩京剧《俄狄浦斯王》、越剧《心比天高》等——外国名师到中国、中国文化走世界:这正是我国许多文化大师生前一再希冀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平等的、共通的”愿景。
建国际名校不如先设名师课堂,不是上戏心血来潮的产物,更不是上戏不着边际的奢侈。实际上,自2010年起,上戏就与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一起,组成了世界顶级刊物《戏剧评论——人类表演学刊》(TDR)的编辑联盟,共同促进人类表演学的发展。这个原本是由纽约大学一个学校编辑的刊物,在经历了美国内外三家院校的共同编辑后,旗舰的统帅性、引领性和权威性更有新内涵注入,上戏作为唯一一个东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加盟,不仅给戏剧艺术、更给文化发展的世界性、共通性带来思考和借鉴。再往前追溯,2009年,上戏率先在国内举办了导演大师班,邀请第一线著名导演给学员授课。美国的、英国的、俄罗斯的等等这些国家导演大师,分别在三年内完成授课计划。再往前追溯,2005年,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利兹教授就来上戏导演系授课,并且对新时期如何进行导演教学的改革和完善等问题,与上戏同行进行讨论与协商。“名师课堂”,已经在上戏落户;“名师课堂”,已经为国内高校的改革推力;“名师课堂”,更是为我们在文化大发展中找到切实有力的方法和手段。
“将国际戏剧大师请到上戏来,让更多的青年话剧人,能通过一种有别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开拓眼界,启发思维,领略和思考更具前瞻性的当代国际戏剧观念。”上戏领导的这番话,让我们进一步领悟到了学校发展脚踏实地的决心和理念。愿我们更多的学校、更多的院团有这样的决心和理念。愿我们更多的文化、更多的心愿能够通过切实的载体和平台,在接纳人家的同时也使自己走向世界!(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