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报:戏校变身戏曲造星场育新秀 老艺术家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2-03-07作者:访问量:0

继年初京昆青春风在逸夫舞台的演出向本土观众展现了付佳、张娜、王维佳三颗闪烁新星的不俗实力后,借着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赴港演出50周年的契机,在杨春霞、蔡正仁、李炳淑、孙花满等当年十二金牌的老艺术家们的保驾护航下,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又以盛大的青春阵容奉上了一台《京昆摇篮半世辉煌——纪念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赴港50周年》展演,新秀们风采让香港戏迷们啧啧称赞。在演出间歇,上戏附属戏曲学院院长郭宇也跟记者谈起了戏校培养科里红,集结各方资源力推尖子生,试图打造戏曲明星梦工场的梦想。

实践出真知 一彩胜十排

加班开小灶量变到质变培养科里红打造明日星

从年初特邀京津等地众多名家众星捧月式推出付佳、张娜、王维佳三位旦行新秀,以《乾坤福寿镜》《锁麟囊》《四郎探母》三台大戏为雏凤打开知名度;到上周末十二金牌老艺术家们集体抬轿,为新人开道向香港观众展示内地京昆界的青春风貌,戏校正努力为学员打造更广阔的舞台,寻找更多的演出机会,并不遗余力地推尖子、荐新星。

虽说戏校是以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平台,但郭宇更看重如何让学生拥有更多上场机会,在他看来练兵固然重要,但若不实战演习,所谓的成果都是不牢固的。表演艺术绝对是实践出真知!曾参与策划运作东方戏剧之星等诸多戏曲界焦点热门赛事的郭宇坚信,真正的好演员,都是在真刀实枪的比拼中淬炼出来的。

加班开小灶量变到质变

在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戏校并不可能让每个学员都拥有这样正式演出的机会,但我们已经在尽可能的寻找机会,让他们登上拥有观众的舞台。郭宇欣喜地看到,学校的努力也十分鼓舞师生们的士气,平日散学后空寂的排练场如今时常能看到正在紧张开小灶的学生,毕竟谁也不想在舞台上出洋相,而孩子们的表演也直接反应着老师的教学水准。

据悉,为不影响正常的课时学习,这样的排练通常都是在午休、放学或是周末假日期间,学生为能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练功更为卖力、排练也不敢偷懒,而又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舞台大放异彩,所以指导、演排也是不遗余力。郭宇告诉记者,现如今戏校将每周四下午定为京剧班规定彩排时间,而周五则是昆班的定点彩排时间,这雷打不动的时间段用来验收师生教学及学习成果,是被列入教务系统考核制度的,也是心照不宣的小考日

这样的小考宛若是学生们身后那条催其勤奋不懈怠的鞭子,在郭宇看来:凡事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戏也是一样,演一次和演十次的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而这样的勤学勤练正是帮助学生蜕变关键。

培养科里红打造明日星

当然,学生们的快速成长也能让老师们更早也更精准的为其未来发展方向定位。郭宇颇为焦急地说:早年那些京昆名家们十七八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了,我们这儿到了十五六还未崭露头角,怎么不让人着急。戏曲演员最怕入错行,现在频繁的小考,也能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去发掘人才,提高人才选择的准确率。

在鞭策学生迅速成长的同时,频繁的舞台实践和面向社会的实战演出也能让这批未来之星拥有更多知名度。曾担任电视台戏曲频道总监、上海昆剧团团长的郭宇十分熟悉市场化人才运作的规律:我们现在看影视界特别容易出人才,其实是影视传播的力度和影响力所决定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包括赵薇、周迅等一线明星其实早在就学期间就广为天下之,已取得不俗的知名度。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戏曲明星们赢在起跑线上?郭宇强调要打造明星、名角,就要力捧尖子生,主推科里红,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天赋条件、勤奋苦练,也离不开孵化器应当供给的养分和客观条件,我们打造明星学员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大开方便之门。提高知名度能让他们拥有更多观众,而观众的口碑犹如大众评委的给分,直接会影响京昆院团在挑选他们时给出的砝码。(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