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创建、余秋雨先生担任院长的“秋雨书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据悉,中国艺术研究院创办“秋雨书院”的主要目的还是鼓励余秋雨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同时,通过“秋雨书院”这个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攻读博士学位。在揭牌仪式上,余秋雨也发表了讲话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秋雨书院”是非常自豪的事情,他这个院长也会烧好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那就是“教书育人、选书帮人、送书示人”。
现代快报记者 刘磊 北京报道
大有来头
大有作为大施拳脚
“秋雨书院”入驻艺术领域“国家队”
记者了解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学术机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60多年的发展中,汇聚了一大批在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为我国艺术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的十几个艺术研究所,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每一个艺术研究所都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表示,从学术力量和学术成果来看,中国艺术研究院可以称作名副其实的艺术研究领域的“国家队”。像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的院长。此次,余秋雨“秋雨书院”的成立,也让两位响当当的文学巨匠又多了层“同事”的关系。
大有作为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攻读博士学位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表示,创办“秋雨书院”的主要目的还是鼓励余秋雨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同时,通过“秋雨书院”这个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攻读博士学位。据了解,“秋雨书院”其实是一个博士点,但这个博士点与一般大学的博士点不同,招收人数很少,招收标准很严,一旦录取,要求尽快投入有效研究,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余秋雨说:“这很不容易,所以,它没有招生指标的压力,允许有较长时间的空缺。”那么对于招收弟子,余秋雨有没有自己的标准呢?“我还是会以写作为主,教育为辅,因为现在带的学生,都比我懂得多。我很喜欢教学相长的状态,所以我比较喜欢接触那些在我不熟悉的领域研究的人,能够招收到不同学术领域的弟子,在以后的教学交流中势必能够碰撞出很好的想法、创意。”
大施拳脚
余秋雨强调“教书、选书、送书”
那么“秋雨书院”成立后,余秋雨会做些什么呢?他告诉记者,书院在成立之初,他依然着重做与书有关的三件事,即“教书、选书、送书”。
“教书,就是书院面向海内外招生,攻读博士学位,中心课程为中国文化史和中国艺术史;选书,就是书院将启动评选古今中外 最低限度必读书 的机能,并对入选书目进行深入阐述;送书,即把优质的余秋雨作品版本以及评选出来的 最低限度中文必读书 完整地赠送给国际间各大著名图书馆的中文部。”
余秋雨表示,“秋雨书院”已经启动了“最低限度必读书”评选,“我们是要为全民阅读做减法,现在全民阅读太过盲目,也有跟风和盲从,希望我们的选择能为全民阅读提供一些帮助,让阅读回到崇高的标准上来。”余秋雨表示,不仅会评选,而且书院还会开设讲座,召集名家写作等等。(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