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广新闻台:上戏《理发师陶德》:不仅仅是一部剧这么简单

发布时间:2013-04-18作者:访问量:10

        表演人才的匮乏一直以来困扰我国本土音乐剧的发展。而昨晚在东方艺术中心,由上海戏剧学院首届音乐剧专业学生推出的毕业大戏《理发师陶德》,则让我们看到了一条人才培养的可为之路。

  首届毕业生,首部毕业大戏,就敢于推向市场,这样的勇气和底气从何而来?看了昨晚的演出,答案不言自明,实力使然。

  【实况】

  为了锻炼学生,该剧的对白用中文,而大段大段的演唱部分仍然是英语原版,同时配以快速变换的肢体动作以及复杂的内心独白。该剧艺术指导、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现任上戏音乐剧专业副主任的马兰说,凭着用心二字,二十多位20岁刚出头的学生硬是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他们用很短的时间把像词典那么厚的、五六十万词的唱词剧本完全背下来,好多孩子一到晚上想起这个都睡不着觉。】

  几位学生说,投身这项事业就要从用心和坚守做起。

  【各种伴奏、歌词、形体动作、与对手的交流,所有的都要在音乐的限定之下完成,我相信我们以后会上到更高的台阶。】

  虽然学生们在临场应变等环节还显稚嫩,但最终效果已经让一些观众感到意外:

  【虽然是学生,但是情感、歌声都蛮到位的,超出预期。】

  其实四年来,学生们始终在一级一级的攀登。马兰说,闭门造车培养不出人才,他们不断引进欧美音乐剧成熟的教学方法、教材和资深老师,舞蹈、声乐、表演、弹奏等方面的训练轮番进行,学生们还要学习如何用本土艺术语言来给观众演绎故事:

  【对于中国的戏曲、诗歌、书法、太极这些都有所涉猎,我们的演员一定要懂得东方艺术含蓄的美、诗意的美。】

  如今,二十多位学生中已经有一大半参加过《猫》和《妈妈咪呀》这2部经典音乐剧中文版的演出,好几位还是多部原创音乐剧的主要演员。最近,上戏还准备与另一个音乐剧人才培养重镇——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商量合作事宜。对此,上音音乐剧系副主任赵光也很积极:

  【戏剧上人家肯定是强项,好的导演、好的舞美设计,在音乐上毫无疑问我们强,大家一起集中各自优势资源,一起把事做好。】(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