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地震再次考量民族抗压力

发布时间:2013-04-22作者:访问量:3

        四川芦山大地震爆发,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气壮山河,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伟大品格。地震再次考量民族抗压力!

        一个民族在历史上能够屡屡创造辉煌,当然有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来自民族内部那种视死如归、巍然屹立的精神能量。这个能量,可以从政府和领导人沉着应战、镇静指挥的行为中得到体现,可以从部队和消防、卫生等应急系统快速反应中得到体现,更可以从广大包括网民在内的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深情支持中得到体现。如果说,2008年汶川地震让我们感受了大爱无疆、大爱凝聚的力量,那么这一次芦山大地震则让我们再次从大爱中走向救援的及时、救援的科学、救援可以减少更多伤亡的成熟!这是一次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好机会,我们有信心拿下这个战斗的胜利。

        一个民族在当下能够屡屡提出不断超越的理念和行动计划,当然有很多文本的工作要做,为了使这种文本的贯彻得到最大效益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抓手是,随时将即兴的环节抓住、抓好。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抓住了战胜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这个机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决心和振奋了信心;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抓住了消灭沙斯和救援汶川地震灾害等事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投入。这一次,我们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关键时刻,又遇到了地震这样的“顽敌”,我们不怕,我们有办法、有勇气和有实力再次战胜这种挑战!即兴的环节,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个必然性就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考验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考验我们各级领导如何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水平、考验我们广大民众如何把自己的正能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潜在走向现实!

        一个民族在未来能够屡屡用鼓舞人心的目标召唤人、激励人、感染人,有一种路径可以时时处处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路径就是: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危险的打击、越是灾害性的挑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共产党员就越要往前冲,就越会往前冲!如果说,1998年的洪水密切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2008年的地震凝聚了人心、党心,那么这一次的地震也将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之努力、干部之带头、共产党员等先进分子之模范,而使得我们的各种关系再会得到一次密切、得到一次提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领导和骨干带头,我们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是历史的经验,更是未来的希望!

        地震再次考量民族抗压力,这个抗压力,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一切发誓为民族崛起而不懈奋斗的有志者! (载《人民网·强国博客》2013年4月22日  作者:张生泉) 

返回原图
/